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和具体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1-07-20 10:32 观看:

  危机是指人类个体或群体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和惯常应对机制加以处理的事情和遭遇。

  心理危机是一种个体运用自己寻常的方式,不能应对所遭遇的内外困扰时的反应。

  干预又称应激处置,其工作的内容就是解释症状,并给出一些应对的建议,告诉当事人怎么去处理、做什么等。

  心理危机干预是对处于心理失衡状态的个体进行简短而有效的心理救助,使他们渡过心理危机,恢复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水平。

    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是:缓解焦虑,防止负面情绪的扩散;治疗急性应激症状;重新使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人们建立健康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尽早恢复到正常生活中来。

  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实施方法有:通过大众媒体进行心理干预,如电视专题、平面媒体专刊等;集体晤谈,根据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体晤谈;治疗性的心理干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或群体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工作者必须根据环境来调整治疗技术,在进行干预时根据“现场”,而不是根据“需要”来执行。

  危机干预是短程和紧急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本质上属于支持性心理咨询和治疗,是为解决或改善求助者的困境而发展起来的,以解决问题为主,一般不涉及求助者的人格塑造。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这不是一种程序化的心理咨询,而是一种心理服务。

  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时间是遭遇创伤性事件后的24小时到72小时,24小时内一般不进行危机干预。若是72小时后才进行危机干预,则效果有所下降。若在4周后才进行危机干预,则干预效果明显降低。

  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是最简易的心理咨询方法,如净化倾诉、危机处理(心理支持)、松弛训练、心理教育、严重事件集体减压等。

  心理危机干预必须和社会支持系统结合起来。尤其在遭遇重大疫情的时候,心理危机干预应和社会服务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 家人和朋友处于心理危机中,我们可以静静地陪伴,不自行出谋划策,并寻求专业人员的援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举报
来源:掌上长沙
作者:胡劲松
编辑:宋志祥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提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