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师道|如何“减”出强大的孩子,心理老师这么建议

相链区块链

       孟莉

       近年来,中小学生普遍感觉负担越来越重。一些学校教学上追求难、多,延长授课时间,甚至利用双休日补习,将自习时间用于上课。学生有着课内课外各式各样应接不暇的作业、考试,有的甚至不得不熬夜做作业。除此之外,学生还面临着额外的奥数班、作文班、兴趣班等。随着不断加重的学业负担,学生心理负担也与日俱增。   

       我做咨询时常常发现,一些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应对校内课业游刃有余,甚至名列前茅,可仍然忧心忡忡。有些父母以为,孩子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或人际关系出了问题。但深度访谈后却发现,大部分孩子问题形成和心理负担产生根源在于家庭和父母。

       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家庭责无旁贷,且大有可为。

       建议一:给孩子距离合适的家庭关系

        一个十四岁的青少年,在学校学习积极、待人友善、尊敬师长、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可一回到家就不舒服,看着父母就来气,无论谁开口都能惹毛他。他的家庭情况是:父亲长年在外,母亲全职陪伴。母亲在教子方面有时感到无助,内心对丈夫心存怨气,有时会把怨气发在儿子身上,父亲看到儿子成绩不理想就责怪妻子“连孩子都管不好”。

       不难看出,这个三口之家,夫妻、母子和父子的关系和距离都是不合适的。母亲与儿子距离太近,夫妻关系、父子关系疏离,且夫妻没有相互支持。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孩子在家里难受,但在家庭之外的空间都很舒服。

       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相互拆台、埋怨,父亲或母亲单方面育人,往往效果会相互抵消。养育之道如有良方,那就是夫妻间携手并肩相互支持。上述案例,丈夫如果听到了妻子的“求助信号”,那么首先不是责备,而是关心和拥抱,然后共同探讨教子之道,孩子才可能迎来心灵的暖阳。

        建议二: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不免感觉到没有以前那么可爱和听话。青春期是形成自我同一性的时期,但往往会出现角色混乱,他们不断探寻“我是谁”,不再迷信成人的“说教”,不愿意心甘情愿地服从“安排”。所谓反叛期,不过是孩子把父母的行为及价值观都看透了,再不肯让大人牵着鼻子走。

       这个时期,如果父母还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各种安排,更多地会遭来孩子的反感,父母自身的焦虑也会传染给孩子。父母越不给孩子空间,孩子越与父母作对,寻求挣脱。

       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切记“划清界限,各自做好分内的事”。孩子做好自己的功课、发展兴趣爱好、拓展自己的人际,不用父母安排辅导班。父母分内的事就是不必为孩子“瞎操心”,给予孩子物理和心理空间,信任孩子,各自安好,天下太平。

       建议三:给孩子独一无二的目标

        在功利化凸现的当代社会,催生出了很多“直升机父母”。他们不甘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个“平凡人”,信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不断赶超比拼,于是“鸡娃”诞生了,但自己的孩子“不见了”“生病了”。

        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每种智能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是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

       未来世界会怎样?什么样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世界的发展?答案是:不确定。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可以有不同的适应方式,无论是金字塔塔尖上的精英,还是塔底的凡人,都该幸福快乐地生活。

       所以,不要用单一标准或主观喜好去衡量一个孩子优秀与否,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帮助孩子找到最适合的智能组合比不断补齐短板更有价值。家庭、学校、社会都该为孩子提供激发创造想象的空间和资源,孩子未来发展充满无限可能。

       建议四:给孩子培养点“贵族精神”

       “贵族精神”不是物质上的富有,而是灵魂的高贵。《孩子不离家》一书中,作者形容这种“贵族精神”是:就算吃酱油拌饭,也要铺上干净的餐巾,优雅地坐着,把简陋的生活过得讲究。

        笑容、优雅、自信是最大的精神财富,这些不像学业成就可以用来炫耀,那只是一种个人的操守、一种修养、一种对自己的环境和身体的重视,这种精神让人身心愉悦,带来终生的幸福。纵使再沉重的学业负担,在“贵族精神”的滋养下,孩子的成长也是快乐的、充满力量的。

       被家庭矛盾捆绑的孩子无法走出外面的世界,哪怕压力只有一根稻草般轻,“双减”中,家庭的功能一定要得到充分发挥,幸福的爸爸+幸福的妈妈+幸福的夫妻=幸福的孩子。(作者系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心理教师)

【作者:岳霞】 【编辑:朱秉山】
关键词:双减 家庭教育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