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巡礼②】沙田乡沙田村:红色精神催奋进 涓水潺潺世外源
清清涓水穿村而过,十里红色文化长廊风光旖旎。走进沙田乡沙田村,举目之处,林海绵延,生机勃勃,处处可见碧水连连、垂柳依依的美景,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沙田村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司法奠基人谢觉哉同志故里。1883年4月26日,谢觉哉生于宁乡沙田萧家冲一个农民家庭,后家境小康,搬迁到兰馥冲定居,兰馥冲四季丛生奇花异草,淳香扑鼻,馥郁醉人,曾有“南国花香在此冲”之美誉。谢觉哉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谢觉哉同志故居系一所普通农家房舍,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坐东朝西,砖木结构,占地约640平方米。故居为二进,面阔3间,由堂屋、卧室、厨房、杂屋等组成。双合板门,方格木窗,青砖泥墙,双坡人字屋面,盖小青瓦,檐下走廊,中辟天井。有地坪,花岗石阶。前临农田,后依山坡,竹松环绕,环境幽雅。
谢觉哉同志故居为国家级文保单位,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湖南省发展改革系统党性教育基地、湖南省改法队伍教育基地、长沙市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长沙市直机关党员教育基地。2016年12月,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现正在申报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你知道不?沙田村的惠同廊桥是长沙地区唯一留存下来的一座有故事的古廊桥。”沙田村党总支委员谢婷告诉记者,惠同廊桥原名会龙桥。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何开周等倡募改建成石桥,桥上建有长亭、长凳、可供行人休憩、喝茶。清代邑人岳衡作《惠同桥碑记》,称其有“四惠”。
惠同廊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惠同廊桥横跨涓水河,始建于1834年,为3孔初料石平桥,桥长22米、宽4米、高8.9米,每孔净跨5.8米。以巨石砌成桥面、桥墩、栏杆、廊柱,廊房为木结构建筑,造型典雅,古香古色,保存完好。惠同廊桥大致呈东西走向,由两菱形石墩支撑桥体,桥墩迎水面为尖状,利于破水分流。桥墩上刻的蜈蚣纹,是宁乡地区古桥梁建筑的一大特色,也有镇水避邪的寓意。北侧为长条麻石,桥沿两端安装有长条木靠椅,俗称“美人靠”,中间为麻石护栏,为来往行人必经之道,南侧为木结构建筑,共有房屋3间。
1917年暑假,毛泽东游学宁乡途中,在惠同廊桥茶亭小憩,与何叔衡畅谈理想,共同探求革命真理。一时诗兴大发,举杯对赋。“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
10年后的1927年,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时来沙田,在茶亭内与百姓亲切交谈,听取了当地群众的心声,为写《农民考察运动报告》收集了材料。
“惠同廊桥还有一段结义的故事,鲜有人知。”谢婷告诉记者,传说当年,何梓林、何叔衡、姜梦周、谢觉哉、王凌波、夏果雅等六位革命同志情趣相投、志同道合,在茶亭内以茶当酒,结为盟兄弟,誓“以民族事业为已任,共同寻求救国之真理”。
“两个文化保护单位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及保护利用价值,乡村两级一直在维护和完善周边基础设施,近几年来前往参观的游客很多,景区氛围浓厚。”谢婷告诉记者,2017年11月沙田村被评为“长沙市社区老年教育示范村”,2017年12月被评为“湖南省综合减灾示范村”,2018年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村”,2018年被宁乡市妇联授“宁乡市巾帼建功产业项目用工先进团体”,2019年获评“长沙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卫生村”,2021年获评“宁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成功获批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
“沙田村村两委一直继承谢觉哉同志的革命精神,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以沙田的水韵之美、生态之美和美丽的生产生活形态,催生了以吸引游客为主的‘美丽经济’,传承展示农耕文明、田园风光、民俗文化,开发旅游产品,带富当地群众,铺就了一条美丽乡村的小康之路。”谢婷告诉记者,2021年,沙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26.1万元,2022年预计可以达到50万元。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