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新生活——来自浏阳永安芦塘村的调查报告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4日讯(全媒体记者 颜开云)在长沙市博物馆,有三块看似稀松平常的石头,却是馆内最古老的藏品——它们是旧石器时代的砍砸器,大约制造于15万年至20万年前。
这些打制石器是1991年8月在浏阳市永安镇芦塘村出土的,也是人类在此繁衍定居、刀耕火种的证明。
沧海桑田,世易时移。如今的芦塘村,已成为湖南省和长沙市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还是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童话湾里”功能区所在地。
上月底,记者再次来到村里走访调研,试图从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乡村旅游等不同方面,来记录梳理这个小村庄的“现代田园”生活,为长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份可供观察、探讨的基层样本。
一个“幸福屋场”改出的田园风光
芦塘村的名字跟村里的湾里屋场有关。这个面积约1.5平方公里的屋场,有8个村民小组共130户家庭,约500人,90%以上的户主姓于。
当地村民提供的于氏族谱上有一篇《芦塘原记》,称于家先人于元成唐同光二年(924年)落户潦浒(后改为永安)时,即发现此处有芦塘一口,“约数十亩,其源发于梨山,来路甚长,故水易满”。
历经千年变迁,“池塘翠发芦花浅”的场景虽已无迹可寻,但芦塘的名字就这么留传了下来。
芦塘村党总支书记于芝林说,村里不少村民从事建筑相关行业,或在附近的园区企业上班。
“以湾里屋场为例,有10多个老板,有的搞建筑,有的搞物流……”于芝林4年前到村里任职前,也是从油漆工做到了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
不过,尽管有部分人家庭富裕,建起了小洋楼,但较长一段时间里,村庄环境却有些脏乱差:道路坑坑洼洼,公共区域杂草丛生,天一黑不打手电不敢出门……
变化始于2013年10月。当时,建筑老板钟统明、于春林、于拥军自发筹资60余万元,带动村民、企业捐资300多万元,同时争取政府奖补资金,开始“重塑”湾里屋场。
村民自己动手对房前屋后进行改建、美化,不强求“统一”,不挖山、不填水、不砍树,尽量保持屋场的“原汁原味”。菜园、池塘、稻田等依然是美丽乡村的标配。
带头人钟统明放弃生意,连续7个月奋战在改造现场。村民自发投工投劳,还纷纷从自家搬来红叶石楠、桂花树、茶梅等花木对公共区域进行绿化。
住在舒适整洁的农家别墅,出了自家小庭院就是屋场的大花园——改造后的湾里屋场焕然一新,成为浏阳最早一批“幸福屋场”,并带动周边屋场品质同步提升。
如今,芦塘村的生态环境越来越美,一批又一批观摩者和游客,慕名前来感受新时代的田园风光。
一粒“老种子”留住的田园味道
初冬时节,寒意袭来,湾里屋场200多亩连成片的蔬菜基地却生机勃勃,红菜薹、油麦菜、白萝卜、胡萝卜、大蒜、香菜等数十种当季蔬菜长势正旺。这里种植的全是可以留种的“老种子”蔬菜。
“我们不搭大棚,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新型职业农民于建起说,为此湾里屋场配套建设了新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将粪便、有机质垃圾进行生物发酵后转化成有机液态肥,然后浇灌到地里。
“70后”于建起原本是一名建筑设计师,因为对“老种子”的执念,5年前从长沙市区回到芦塘村老家当起了农民。“我忘不了小时候妈妈炒的丝瓜味道,一碗丝瓜能吃三碗饭。”他说。
于建起做过调查,发现在田多地广的浏阳,农民种植的老种子占比不到5%。即便在边远山区,“自留种”也大都被杂交品种取代了。
从2015年8月开始,于建起几乎去过省内每一个县市,还到湖北、贵州和云南等地,共收集了800多个品类的老种子。
“老种子要推广给农民种植,才能真正保护和恢复。”于建起拿出所有积蓄,发起成立了湾塘盘古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近千亩。
但是,不少村民有疑虑,觉得老种子不如杂交品种产量高,而且自己留种麻烦。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种给农民看。”于建起带动社员进行试种示范,结果发现只要种植得法,产量并不会低。以黄瓜为例,老种子黄瓜虽然比杂交黄瓜要短一些,但个头更粗壮,特别是味道好,咬一口脆爽多汁。今年两季黄瓜摘下来,亩产有1万斤,最高卖到8元每斤。
除了老种子蔬菜,合作社里还种了老种子稻谷、玉米、高粱、红薯等作物。于建起说,现在仅老种子蔬菜一年销售收入就有500多万元,有配送到长沙城区各大餐饮企业的,也有来屋场现场采摘的。
“现在周边农户都来找我们要老种子。”于建起说,游客喜欢吃,农民愿意种,老种子在当地又逐渐流行起来。有时,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同道中人辗转向他求购老种子。
一个“综合体”融合的田园产业
“老种子”给湾里屋场乃至芦塘村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活力。
2017年7月,财政部确定在浏阳市启动田园综合体建设国家级试点,通过争取,童话湾里功能区落户芦塘村。
田园综合体的试点主要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产业支撑、公共服务、环境风貌建设,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
为此,芦塘村通过村级土地合作社与湾塘盘古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组建湾里旅游开发公司,流转土地2200亩,建成了中华老种子博览园、老种子加工厂、老种子主题民宿。
今年5月,国内唯一一座专门收集展示老种子作物、用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的老种子博物馆开馆。芦塘村正在与相关部门对接,争取将其纳入长沙市中小学研学基地。
老种子主题民宿由村集体、旅游开发公司和村民合作,村级负责完善周边基础设施,旅游公司负责房间统一设计、软装以及客源,最后经营收入所得按照1︰3︰6的比例进行分成,“农户得60%,村集体也有了收入”。
村民宋舒去年把自家新建的三层楼房和庭院精心装修一番,改造成了漂亮的民宿,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就能赚1000多元。像这样的民宿,在小小的湾里屋场,如今已有13家。
离湾里屋场不远的“美栗谷”,也是“童话湾里”功能区板块之一。这是一座以2000亩板栗林为主题的体验式乡村公园。芦塘村以车田土地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成立了湖南共享田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引入社会资本进行配套建设、负责运营。
“十一期间,尽管天气不太好,但前来打板栗、游玩的游客每天有七八千人。”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除板栗林外,“美栗谷”内还有网红桥、彩虹滑道、悬崖秋千、真人CS等游乐项目。11月底,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大型玻璃水滑道正在建设,预计明年5月可启用。同时,60亩的四季花海也在翻耕中。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没有产业就没有支撑、没有后劲,就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永安镇党委书记陈训武说,田园综合体的落户让芦塘村有了更大的潜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一村一品”的特色,真正实现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三产融合”。
一幅“和谐图”绘出的田园梦想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回味唐诗宋词里那些关于乡村的图景,很多人可能会油然而生一个田园梦想。
周向华就很享受这样的生活。庭院里种满了以多肉、兰花为主的花木,她在院子里清洗刚摘下来的柚子,准备做蜂蜜柚子茶。屋里的货架上,满满当当地摆放着香辣刀豆、酸辣萝卜条、洋姜片、干豆角等小吃,食材多取自中华老种子博览园。
19年前,她从宁乡嫁到芦塘村,在超市上过班,开过服装店。后来见美丽乡村建设日益红火,来湾里屋场的游客一天比一天多,就专门在家做浏阳和宁乡特色小吃,因为味道好,很受游客欢迎。
“在家做这些东西卖,可以照顾家庭,一年收入应该有8万元以上。”周向华说,丈夫开挖机每年能挣10多万元,她还在楼上腾出一个大房间,加入了老种子主题民宿。如今,大儿子刚考上大学,小儿子正上初一,一家和和美美,感觉生活越来越幸福。
据了解,“老种子”给当地农民在农业生产、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建设等方面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光合作社和旅游公司长期用工就有近百人,每年发放工资200多万元。
而在“美栗谷”,车田片378户村民全部是合作社和公司的股东。村民除了可以在公司上班,年底还能拿到分红,通过构建股份合作模式,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像我这样的年纪,外出打工也没人要,但在这里每月收入有3000元。”65岁的徐正阳自2017年起就在“美栗谷”做保管,家里6口人,全家每年还能分红3000多元。
村民的腰包鼓了,村集体的腰杆也挺起来了。村级充分利用田园综合体项目优势,以项目资金、基础设施入股,享受分红,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60万元。
与此同时,芦塘村创新村级治理,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先后获评“长沙市文明村”“长沙市同心村”称号。在湾里屋场,村民就自建农耕博物馆、农家书屋,开设道德讲堂、组建舞蹈队、军鼓队和文艺团,邀请老师授课。每到晚上,戏剧歌舞轮番上场,打牌赌博的少了,唱歌跳舞的多了。
12月1日,10多家中央、省、市媒体参与的“乡村振兴看浏阳”媒体采风活动启动,芦塘村是其中一站。大家纷纷点赞说,芦塘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美化了环境,发展了产业,凝聚了人心,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了幸福升级。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