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生 | 长沙晚报特稿

  疫情的阴霾逐渐散去,当下,坚守在武汉继续援助的大都是重症科室医生,他们是扼守新冠肺炎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援助湖北国家医疗队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B7西区新冠肺炎重症病区第一分队队长肖雪飞说:“我们每天都在上演与死神赛跑的‘速度与激情’,拼着命将生命从死亡线上拽回来!”

  工作之余,肖雪飞在享受武汉的春光。受访者供图


  


  3月20日,春分。武汉已连续两日新冠肺炎病例0新增。

  虽然仍处在“封城”之中,但江城武汉早已柳绿花红,春和景明。

  武汉长江大桥夜景。 

  当班护理对照排班表清点完人数,一辆大巴车准时从驻地酒店出发,穿越春光满目的街头,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援助湖北国家医疗队重症第一分队队长肖雪飞和其他医护人员,送到了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B7西新冠肺炎重症病区楼下。

  下车时,肖雪飞默算了一下,今天已经是到武汉的第42天了……

  病区走廊里阳光普照,气温高达27℃。

  肖雪飞穿好厚厚的防护服,佩戴好双层口罩、防护眼罩和面屏,套上双层手套,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热烘烘地,人好难受。”

  经过专业护理的仔细检查,在确保防护装备万无一“缝”后,她带着医护人员走过3个装有紫外线灯消毒的缓冲间,进入隔离病房。病房里更加闷人,“简直就像蒸桑拿。”

  狡猾的新冠病毒似乎是被封印在了铅罐里,随着武汉疫情整体好转,拥有50张床的病区,患者已越来越少。

  “大部分病人症状转轻,出院指日可待。目前仅剩下一个重病号,就是28床的张婆婆。张婆婆心衰反复发作,加上前不久老伴不幸离开,她有些悲观厌世,不愿进食。由于身体严重营养不良,导致体内的病毒迟迟不能清除。昨天查房的时候,我喂她吃了个水煮蛋和半碗稀饭,今天我们护理团队特意给她准备了一碗蒸蛋和一盒牛奶……”

  进病房前,肖雪飞专门叮嘱护士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张婆婆多吃东西,“就是骗也要让她进食。”可张婆婆听凭护士怎么劝说,就是不张嘴。

  无奈,肖雪飞只好来到床前,端过蒸蛋碗,挖起一勺递到张婆婆嘴边,半认真半开玩笑说:“我是肖医生,有些来武汉援助的医生已经撤走了,您不吃东西病就不会好……您这是想把我留在武汉吗?”

  说来还真是奇怪,张婆婆居然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吃完蒸蛋还喝了一盒牛奶。”

  不过,肖雪飞并不觉得张婆婆这样的病人有什么奇怪,“其实他们大都通情达理,也能够体谅医护人员的不易。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严重受损,部分患者伴有多脏器功能、情感等障碍叠加,他们需要后期心理医生和康复师的追踪诊治,才能彻底走得出来。”

  “都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眼下,这些病人还住在病房里,我们重症医生就只好充当心理医生和康复师的角色,除了有针对性的治疗外,更要站在病人的角度,照顾好他们的生活、情绪,引导他们树立信心、战胜病毒,以积极的心态回归社会。”

  作为重症第一分队队长,肖雪飞永远是第一个穿戴好防护装备进入病房、到床前访视病人的医护人员。因身材娇小、个子不高,肖雪飞被同事戏称为“小雪飞”,不熟悉的人只要一见到她,“就会怜生出一股保护她的欲望。”

  防护服既笨重又不透气,她行走起来“就像一只企鹅憋着气在负重状态下跑步”。“几十号病人一整天的症状体征、药物反应、情绪变化等状况都需要通过查房才能精准掌握,以便及时调整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常常,查一次房,她已是汗流浃背,防护服、护目镜、口罩靠里一面全是汗珠。

  “实在是太热了,人都快虚脱了!”查房结束后,肖雪飞进入缓冲区,与同出病房的医生相互监督着,严格按照剥脱防护装备的标准“卸甲”。人已精疲力尽,可仍需一丝不苟,“每做一步,都必须认真洗一次手。”直到一层层脱下装备,换上新的口罩和帽子,她才能进入清洁区,和其他医护人员一道讨论病例,完善当日医嘱、书写病志、办理出院记录……

  傍晚时分,接送医护人员的大巴车已在等候,当班护理清点完下班人员名单后,车子启动了。疲惫不堪的肖雪飞眯着眼,“只想小睡一会儿。”

  恍惚中,她听见一位年轻的护士在问开大巴车的武汉司机:“您每天接我们这些医护人员上下班怕不怕?”

  司机用一口纯正的武汉话回答说:“你们从长沙来都不怕,我一个武汉人怕么子唦!你们来帮助武汉,我们当然要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才对唦!哪怕像我这样,只能算一滴水,可做的人多了,真情就会像长江水一样滔滔不绝唦!”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说话间,车行到鹦鹉洲长江大桥。桥头的樱花树已长出了鲜嫩的叶子,桥下江面雄阔,一抹火红的斜阳照得江水碧波荡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呀,正是这人间真情,筑成了跨越无数天堑的桥梁,将湖南、湖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时间倒转到2月7日夜,第二天是元宵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019年元宵节,橘子洲头举办盛大空前的焰火晚会,烟花点亮了夜空,也点亮了长沙人的激情。溶溶月光下灯火如昼,霭霭春色里花开满城,盏盏彩灯将星城照得透亮,四处人头攒动,车流如织。

      

  2019年元宵节焰火晚会在橘子洲头举行。 

  因为防疫需要,长沙取消了2020年元宵节橘子洲焰火晚会活动。同时,也因为防疫,烟雨蒙蒙的长沙街头冷冷清清。然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微信群里却十分热闹,这天,湘雅三医院接到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通知,要求立即组织一支医疗队驰援武汉重症病房。

  早在1月25日,湘雅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几位干将就作为湖南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被特派到湖南各地市州,指导当地医院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将新冠病毒“横空拦截”,同时,他们还被要求积极参与到当地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去,给处在恐惧中的患者带去康复的信心。

  湘雅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杨明施去了常德和株洲,副主任、副教授肖雪飞南下郴州……

  “我到郴州主要是查看当地医院重症病房改造的合理性、发热门诊的流程有无漏洞、疑诊与确诊患者有没有分开诊疗,同时通过网络进行分析讨论,鉴别患者,筛查重症,推广总结成功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经验。可能是我这个‘特派员’运气比较好,等我1月30日回长沙时,郴州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这也是全省治愈出院的第一例。”

  其实,疫情暴发初期,肖雪飞就想过可能要去增援湖北。“为了让读高一的女儿有心理准备,我跟她说,抗疫就是医生与病毒的战争,湖北是主战场,妈妈作为医生、战士,不可能也没有理由逃避……您不知道,那几天,就连我家养的小狗似乎已感觉到我要出发远征了,整天黏在我的裤腿边蹭来蹭去。”

  “我还没有成家,没有后顾之忧,我去!”“‘非典’时期我就在一线,有这方面的经验,我报名!”“我想早日让武汉康复,看樱花怒放!”……很快,湘雅三医院微信群就被刷屏了,报名的医护人员一个接一个,微信推送的手机铃声此起彼伏。“我是重症医生,责无旁贷!”肖雪飞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不到24小时,湘雅三医院就组建了一支133人的医疗队驰援武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体湘雅三医院人,坚决服从统一指挥,坚决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精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全部力量!”2月8日,在铿锵誓言中,白衣战士们迎着寒风整队出发!

  2月8日,湘雅三医院医疗队驰援武汉。 

  “早上我给女儿煮了汤圆,下午乘坐高铁到了武汉。”元宵节本来就是要“闹”,可空旷的武汉街头难见人影,出奇地安静。肖雪飞的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不知道要面对多少病人、多重的病人?抢救设备、防护用品够不够?新组建的团队怎么磨合?”

  没有时间容许肖雪飞去多想,几乎就在到达武汉的同时,湘雅三医院援助湖北国家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了尚在开辟中的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B7西新冠肺炎重症病区。

  是夜,医疗队队长、湘雅三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生王知非在驻地酒店紧急召集了医疗队第一次会议,决定将医生分成3个分队。其中,重症第一分队由肖雪飞担任分队长,主要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冲到最前面,啃最硬的骨头!”

  王知非要求第一分队开展呼吸机治疗、血滤、插管、ECOM(体外人工膜肺)等复杂治疗措施。为此,肖雪飞优先挑选了队员,组成了一个在重症治疗、生命支持、慢病管理、感染控制等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多学科小分队。

  2月9日午饭后接到通知,晚上就得接诊。“第一分队作为先遣部队应征出战,到达病区时,病房改建还未竣工,抢救设备不足。”

  “当决定做一名医生时,就不要怕置身危险。”肖雪飞深知,只要防护得当,新冠病毒就难得逞。可第一分队除她以外,其他医护人员都是首次和新冠肺炎患者零距离接触,“为了做到有备而战,同时为了保护好我们自己,我抓紧收治病人前的空隙,带着医护人员一遍又一遍地演练收治流程。”

  2月10日凌晨1时,从武汉其他医院转来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陆续涌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区,一会儿工夫,医院的大门、路口、通道,就被一辆辆紧急驶入的救护车堵得水泄不通。“抢救生命刻不容缓,那一刻,我感觉正式进入了战时状态!”

  尽管新冠肺炎危重患者“蜂拥而至”,但病人们大多表现得坚强、淡定。“病人分批进病房,有自己走进来的,有用轮椅推进来的。我们医护人员3人一组,分5组同步收治。”

  突然,一个病人在病房门口歪了下去,肖雪飞赶紧一边呼叫担架,一边用手去按压病人心脏。“作为多年的重症医生,我见证了不少生离死别,但走着来的病人倒在了病房门口还是第一次见到!”

  医护人员相互协作,一个接着一个护送患者躺到病床上,随即上氧气,连接心电监护,查看生命体征。很多患者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都非常低,低到让人想流泪,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正常的血氧饱和度在94%以上,如果低于这个数值,就是出现了供氧不足的现象。肖雪飞指挥呼吸治疗医生立刻给血氧饱和度低的患者使用高流量氧疗,当高流量给氧依然不能改善缺氧症状时,则改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仿若凝固的空气令人窒息,但没有悲伤,没有恐惧。“我们医护人员个个迸发出了超人的潜力!在收治过程中都做得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没有因为料想不到的事件频发而出现一例差错。”

  一夜忙碌,病房里收治了48个病人。天亮了,交接班的医生来了……

  肖雪飞走出病房,泪水瞬间模糊了护目镜。“我不是累,也不是怕,而是恨自己来迟了。要是我们早几天来,病人就会得到及时救治,病情就不会有那么严重,更不会有患者那么快地离开人间!”


  


  经常有人讲重症病室的医生看惯了生死,对死人那些事比较麻木,事实并非如此。

  肖雪飞说,每个重症医生首先是人,是人就会有柔软的内心,就会为每一个生命的逝去而难过、痛苦。

  “不瞒你说,我就经常会因为病人去世而痛哭,只是我不会在抢救的时候哭。要知道,这世上,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啊?我们重症医生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与死神赛跑的‘速度与激情’,拼着命将生命从死亡线上拽回来。生命至上,不到最后一刻,决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条生命!”

  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很多是老年人,基础疾病多,救治难度大。

  “最初几天,有多个新冠肺炎合并其他病症的患者病情几度吃紧,需要转入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进行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可ICU床位紧张,无法及时完成转运。没有办法,我们医疗队只好就地取材,将护士站对面的一个房间组建成临时ICU,由重症医学科主导,其他学科参与协作,形成科学救治,精准施测的MDT(多学科会诊)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管理模式。”

  重症医生最熟悉的工作状态在临时ICU得以再现:准确记录出入水量,动态监测血糖变化,使用微量泵匀速控制液体输注,精细化调节给药剂量,及时评估患者的容量负荷,定期查看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心肺功能的即时评估尤为重要,常规的肺部胸片和CT因为患者耐受不了外出无法完成,传统的听诊又因为医生身着防护服没法实施,而循环容量的评估如果没有压力监测设备就不会准确,可传统手工测量存在极大的感染风险,怎么办?令人焦灼。好在我们第一分队的刘晶晶医生很能干,她采用床旁彩超透视,问题迎刃而解。”

  最艰难的几天过去了,救治设备慢慢地多了起来,ICU也有空床了,“病人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呼吸支持,通过无创、高流量和俯卧位等相结合给氧,绝大部分病人的病情都稳定下来了,可仍有一些病人,病情像暗流一样不时涌动。”

  有一位67岁女性患者,有基础糖尿病。入院前3天,CT提示该患者肺部病变进展快得惊人,住到病房即出现中重度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而且情况还在恶化……肖雪飞立即给予高流量氧疗,效果不好改成无创呼吸支持,同时予以抗炎、抗病毒、轻镇静、导尿管留置……

  “这天,整个第一分队成员都在关注着她每一刻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通过一个晚上的监测治疗,终于从波涛汹涌转为风平浪静了。第二天早上就能换为高流量给氧了,人看着看着有了生机。”

  “危重患者随时可能有意外情况发生,经常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边刚平稳,那边又现危象,就像水面上按葫芦一样。”

  肖雪飞记得,最紧迫的一次:一个78岁的男性患者,感染了新冠肺炎同时急出了冠心病,一入病房就昏迷不醒,全身发绀,血氧饱和度低到40%。

  “我们重症一分队医生杨兵厂、尹欣林组织抢救,杨兵厂调节呼吸机参数,尹欣林则准备进行气管插管。要知道,给新冠肺炎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时,因伴有呛咳、扩散病毒并形成气溶胶,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风险非常高。救人如作战,胜负分秒间。快出一秒,就多出一份救治胜算,可每提速一秒都意味着医护人员百倍的艰辛。尹欣林一针见血,成功地给病人实施了插管。然后,病房里的医护人员一齐上阵,将这个100多公斤重的病人抬起来进行俯卧位通气,生生地把病人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

  “太激动了,感谢长沙医生!”“我已死过一次,是长沙医生把我救回来了!”2月19日,重症病区第一批两名患者治愈出院,“他们挣脱了死神的拽曳,重生的喜悦用言语无法形容。”

  在肖雪飞看来,治疗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早期诊断,进行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才可以减少轻症向重症发展;只有密切的病情观察与包括氧疗在内的对症支持治疗,才可以减少重症向危重症发展;只有积极的呼吸支持和其他器官功能支持,才可以提高危重症抢救成功率。

  因此,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多到病房走走,仔细查看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寻找突破点,不断调整治疗方案,细心护理。“面罩有没有戴紧,氧气管接口有没有漏气,这些小细节看似不起眼,却非常关键,稍不留神,病人就可能危及生命。”

  肖雪飞和患者在一起“比V” 。 受访者供图

  冬天已经过去,经过了雨雪和阳光轮番洗礼的江城武汉,希望似那跃出地平线的晨曦,越来越敞亮,越来越温暖。危重转为重症,重症转为轻症,轻症治愈出院,病人差不多每天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3月16日,重症病区同时有8名患者治愈出院,“这是出院人数最多的一天,也是我们医护人员到武汉以来最为高兴的一天。”截至这天,重症病区共收治了86例患者,已有49例治愈出院。


  


  一个个生命的挽救,赠与患者的是希望与重生,留给医生的,却是心头的牵挂与不舍。重症病房里,除了紧张有序的抢救场面,还有不断上演的温情故事。

  “感觉好一些了吗?”“有没有按时服药?”“有没有出现发热、咳嗽、胸闷或呼吸困难的症状?”“睡眠好不好?”……“有没有其他需求?”每次查房,肖雪飞会尽量靠近病床,根据病人的状况询问不同的问题,然后接受病人的反问:“我的核酸检测结果如何?”“我的肺部CT怎么样?”“服了抗病毒的药会有什么副作用吗?”……“我哪天能出院?”

  耐心对答的同时,肖雪飞还得配合其他医护人员给患者测量氧饱和度、心率和血压。“末了,我就会像老师表扬小学生一样,特地表扬表扬病人,给他们打打气!”

  “我就喜欢和肖医生说说话,我和她讲过的每个事情她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个患者的父亲患新冠肺炎住在另一家医院,目前处于病危状态。因担心父亲挺不过来,她晚上经常做噩梦,醒来后哭得很伤心。

  肖雪飞获知后,查房时就主动跟她谈谈心,以此缓解她的精神压力。“您不知道,我们医生每天都会说很多话,多到甚至不想再说话。可哪怕嗓子沙哑了,查房时还得和病人说话。”

  有好几个患者都说肖雪飞声音好听,“像电视里一个湘妹子主持人说话的声音。”殊不知,因戴着双层口罩,肖雪飞每次和病人说话前,都需要深深地吸一口气,再扯大嗓门开喊,“不然病人根本就听不见。”

  肖雪飞和患者交谈。受访者供图

  在这次空前的灾难中,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除了自身的病痛,有的失去双亲,有的失去子女,内心的伤痛一时难以抚慰。除了治疗、护理和监护,医护人员成了患者的心理理疗师,为了逗患者开心,“防护服文化”应运而生。医护人员把自己喜欢的文体明星纷纷写在外层防护服上,满病房的“谢霆锋”“林志玲”。

  “我们这里有位儿科护师的身材和相貌酷似韩红,她便在防护服上写了个‘韩红妹妹’。没想到在病区里竟遇见了一位自称‘刘欢哥哥’的患者。‘刘欢哥哥’的妻子因新冠肺炎正在ICU抢救,女儿也被隔离。陡生的悲痛、凄苦使他不太配合治疗,绝望得一度想寻个机会了却此生。‘韩红妹妹’了解情况后,像平时哄孩子一样哄了一番‘刘欢哥哥’,直把40多岁的‘刘欢哥哥’哄得嚎啕大哭。哭过了,内心不再沉郁、压抑,‘刘欢哥哥’从此积极配合治疗,没几天就出院了。”

  “我们这样一方面是为了逗患者开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自己开心。病中有爱,苦中有乐。”虽然我们医护人员住宿条件不错,但按照住宿管理规定,每人之间必须设一道篱笆障碍,以防万一病毒在医疗队里传播。

  “一人一间房,不许互相串门。不同场合的穿着有严格规定,比如去医院一套衣服,回来后不能拿进房间;外出一套衣服,放在进门柜子挂着;在房间里穿的衣服绝对不可以穿着外出……我们医疗队队长王知非形容这样的生活就是:‘交通一辆大巴,住宿隔道篱笆,发餐基本靠车拉,活动基本在家趴,有事靠微信喇叭,休闲只能在网络上看奇葩。’”

  2月20日,病房里收治了一对新冠肺炎危重症超高龄夫妻患者。“孙爷爷94岁,髋关节术后伴慢性房颤;李奶奶88岁,伴有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刚入院时,孙爷爷病情很重,低氧血症、呼吸困难,需要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李奶奶病情稍为轻一些,“夫妻俩的感情很好,他们的病床呈对角相望。每次我去查房时,李奶奶总是呈半坐位,或者垫高枕头望着老伴,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的关爱。”

  孙爷爷病情一天天好转,卧床15天后,尝试下床活动。“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只见1米90高个的孙爷爷缓缓地移动双脚,李奶奶伸出手满心欢喜地在鼓励着他,他开心得像个恋爱中的青年。一步、两步、三步……两只苍老的手牵在一起,孙爷爷风趣地说:‘没想到今生我还能再次牵你的手’!见到此情此景,病房里所有的人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休息的时候,肖雪飞最关注的就是有关疫情的数据和新闻。湖北连续几日新增确诊归零、危重患者康复、医院恢复诊疗、援鄂医疗队返程……武汉人的生活正在重启,这些是积极的信号,却远非句号。

  3月23日,孙爷爷和李奶奶双双治愈。在送两老出院时,肖雪飞无意间瞥见病区院子里映山红开了,“仿佛回到了我们湘雅附三医院,每年的这个时候,岳麓山上的映山红姹紫嫣红、如云似霞,好美好美。说实在话,我有些想家了。‘希望疫情快快消散,让我们能更快的相聚!’女儿曾在视频里多次这样对我说,这可是我们第一次分别这么长时间……呵呵,我是不是有些不够坚强?不过请放心,只要病房里还有一个患者,就会牵动我们医生的心,因为这是生命的嘱托。”

  “医者仁心,我们唯有慎终如始,坚守到最后!”


【作者:范亚湘】 【编辑:谭伟】
关键词:湘雅三医院 湘雅三医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