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祺:不断提高抓落实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讲话时要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他强调,“干事业不能做样子,必须脚踏实地,抓工作落实要以上率下、真抓实干”。
抓落实,首先要从思想意识上明白为什么要抓落实,不断提高对抓落实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强抓落实的自觉性。抓落实是一切工作的归宿,是实现决策和工作目标的首要环节。所有工作成果和伟大成就,都是干出来的。离开了落实,所有美好的想法、前景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再好的决策、再宏伟的计划,如果不抓落实,都会落空,都实现不了。
抓落实是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按照法定职能职责,抓好工作落实,实现各项目标任务,是责任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必然要求。明职责、敢担当,工作定能落实。一个单位及各岗位人员如果都能该为必为、主动作为、善作善为,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能担责,那么这个单位的工作一定落得实、做得好;反之,如果各岗位人员责任意识淡漠,存在敷衍塞责、失职渎职问题,则该单位抓落实能力必然不高,工作成效必然不好 。
抓落实是体现执行力的重要标志。一项决策或工作,总停留在口上纸上,总落实不了,是作风不实、能力不足、意志不强的表现,是执行力出了问题。有人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答案是59%——一个不及格的百分数。在现实社会中,很多工作是由一个一个具体环节串联而成的,每个环节都以上一个环节为基础,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乘法为基准最终产生结果,而不是百分比的简单叠加。在单个环节被认为“很不错”的90%,在5个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最终带来的结果竟然是不及格,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执行过程不能打折扣,一个再好的政策,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打折扣,就会出现走样、达不到预期的好效果;一个宏伟的项目,如果在实施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打一点折扣,最终会导致事倍功半的“半拉子工程”。
抓落实是检验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的试金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个地方和部门能否将决策或工作落实到位、能否抓出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该部门的精神状态、发展环境和文化氛围。在团结进取、士气高昂,有强烈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工作环境和团队里,往往是工作落实最好、业绩最大、最善于攻坚克难的;而在风纪不振、软弱涣散、推诿扯皮、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工作环境和团队里,一定是办事拖沓、落实不力、绩效不高的。
坚持狠抓落实不放松,不断提高抓落实能力,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着力。
一是以务实的作风抓落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直是我们党提倡和坚持的工作作风。我们的干部要当实干家,心地质朴笃实,能静得下心、沉得下身、落得下脚,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察实情、听实话、报实况、干实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业就要有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不断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 强调干事业、抓落实要脚踏实地、事贵有恒、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要重实际、重实效,到一线、盯现场,扎实推动工作落实。
二是领导带头抓落实。单位的“一把手”是抓落实的“第一责任人”,其他领导干部也要树立“抓好落实是本职、不抓落实是失职”的意识,带头履行主体责任,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事项亲自督办,强化组织领导和协调调度,加强对面上工作的指导,及时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把握工作节奏和规律,推动全局工作落实。
三是责任驱动抓落实。建立重大决策、重要工作目标责任分解和层层落实的责任机制,抓住责任分解、责任检查、责任追究等关键环节,促使各环节各部门各岗位明确工作责任和工作目标、认真履行和落实责任,推动工作全面落实。
四是突出重点抓落实。抓落实必须紧紧围绕中央及省、市的工作大局和中心工作,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精心谋划、抓住关键环节,善于在动态的、繁杂的工作中把握趋向与规律,讲求科学方法,敢于攻坚克难,以点带面推动落实。
五是形成合力抓落实。要加强对工作的合理分工和资源、力量整合,多方协作、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牢固树立起上下“一盘棋”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凝聚起抓落实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六是强化考核奖惩措施抓落实。要将抓落实情况、抓落实成效纳入绩效考核,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通过有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形成正确导向,推动工作落实。
七是宣传鼓动抓落实。在抓落实过程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和思想动员,讲清道理和做法,进行鼓劲造势,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努力营造上下同心、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长沙基地特邀研究员 )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