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挺起长沙工业脊梁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广军
5年来,产业园区已经成为长沙重大项目的承载地、创新的试验田、经济的主战场——
拥有长沙53%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5家长沙100强工业企业;
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531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61%;
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92.4%;
今年,长沙铺排的重大项目中,投资50亿元以上的53个项目有43个在园区……
当前,长沙产业园区正在以项目为王、创新为轮、开放为翼,创建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形象好的“五好园区”,争当“五好学生”,为长沙实施“三高四新”战略贡献力量。
A
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5年来,全市园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全市现已形成先进制造业领跑全国,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产业蓬勃发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的良好发展格局。
2020年
园区规模工业企业共计1621个
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7369.99亿元
实现税收总额622.94亿元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7.2%
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1个百分点
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71.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市占比53%
100户重点监测企业中园区企业94家
长沙五大千亿产业集群
工程机械
工程机械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正成长为世界级产业集群。
食品
汽车及零部件
新材料
电子信息
国家级园区主特产业产值占比超70%
省级园区主特产业产值占比超60%
全市聚焦新兴和优势产业链22条
2020年全市产业链共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124个
计划总投资
1431.85亿元
其中过50亿元以上项目8个
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
B
创新驱动显著增强
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531家
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61%
各园区共有国家级创新平台46个
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
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5家
园区共有国家级众创空间20家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
拥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专项项目27个
全国省会第1
项目建设持续向好
全市园区实现招商引资总额超1万亿元
2020年在长省重点建设项目51个
全年完成投资1231亿元
占年度计划的142%
20个制造业标志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投资
C
体制机制持续创新
各园区积极探索小管委会、大公司的管理体制
完成平台公司的市场化框架搭建
初步实现园区行政职能与经营职能分离、管理机构与开发运营企业分离
进一步剥离社会事务
厘清园区与街道及区直部门的职责
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持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创新
积极探索财政体制创新
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实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
全面应用“一网通办”平台
推进“一件事一次办”
园区公共基础配套纳入城市统一规划
积极打造综合服务圈
(包含生产服务 居住生活 基础教育 商业商务 医疗卫生 休闲娱乐等)
推动名校、名医院进园区
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2021年园区工作亮点
推进产业招商
1-7月全市产业链
共引进投资额过2亿元的重大项目77个
计划总投资636.7亿元
其中投资额过100亿元项目1个
(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南数字产业园项目)
过50亿元的项目2个
(桑蚕丝绸智造项目、兴盛优选全国总部项目)
投资额10亿至50亿元项目14个
新引进24个“三类500强”产业链项目
(中信集团种业硅谷商业中心、中国中车集团中车智行项目等)
计划总投资225亿元
加快项目建设
长沙惠科光电投产生产线3条
产品综合优良率达95%以上
天际新能源汽车长沙工厂、福田汽车长沙超级卡车工厂正式投产
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一期四条刀片电池产线实现日产5万片
湖南三安半导体项目首批设备投产
中联智慧产业城首开区厂房全部建成
长远锂科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6月封顶
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南数字产业园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做优龙头企业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进入全球工程机械前5强
三一重工首次进入
《福布斯》2021年全球企业500强
排名468位
较去年大幅提升235位
正极材料龙头企业长远锂科登陆科创板
成为我市储能材料领域第一家上市企业
景嘉微GPU市场占比达85%
国科微SSD年出货量市场占比第1
麒麟操作系统占国产操作系统超75%
楚天科技并购世界著名医药装备企业
德国诺脉科集团
成为世界医药装备行业领导企业之一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