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道㉛丨宁乡红色文化:“破圈”与“传承”的双向奔赴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姚碧姿 徐偲)刘少奇故里花明楼景区持续火爆,沙田乡何叔衡、谢觉哉故居游人如织;越来越多游客重走青年毛泽东游学之路,夏铎铺镇石仑关、横市镇云山书院成为必经之地;在“红动时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跨时空感受红色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收到一众好评……

  盛夏7月,回溯革命印记,传承红色精神,宁乡的“红色打卡地”人气高涨。近年来,依托悠久的革命历史、丰富的红色资源,宁乡市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感受红色文化。一山一水间深植的“红色基因”,也书写着这座城市对革命先烈的深情追忆,镌刻着这座城市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

  深挖家底,打造“红色资源+”

  “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今年6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

  传承弘扬红色文化,首当其冲的是要摸清红色“家底”。自2020年5月起,宁乡市组织文史专家历时9个月,对全市29个乡镇(街道)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对163个具有代表性的红色资源点进行实地走访,拍摄照片近1500张,收集党史资料120余份。根据红色文化调研成果,调查组精心绘制《宁乡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图》,对红色资源点位进行了一一定位,让宁乡的红色资源一目了然。

  在《宁乡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图》上,一个红色印迹对应的便是宁乡百年发展成就的一段史实,一个故事,一种精神。

  “骤雨东风对远湾,滂然遥接石龙关。”1917年夏天,青年毛泽东携友萧子升从长沙楚怡学校出发,进入宁乡的第一站便是夏铎铺镇石仑关。石仑关见证了青年毛泽东对中国农村的游学调研之路,革命的火种在此燃起最初的光亮;

  在横市镇水云山下、沩水河畔,云山书院,毛泽东与谢觉哉等人在此探讨新文化运动与中国革命,这里成为宁乡传播新文化的中心和宁乡革命的摇篮;

  在惠同廊桥上,毛泽东、何叔衡、萧子升夏夜长谈中国时局,探索救国之路……

  “正是这些在历史长河中容易被忽视、并不起眼的‘小溪流’,汇聚成了近代中国的革命洪流。”宁乡市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说。在他看来,发布这份宁乡“红色文化资源图谱”并不意味着终结,今年,团队计划将调查成果结集成书,书名为《宁乡红色印迹》,上编《红色事件专记》记述中国共产党宁乡历史上发生的若干重大事件;下编《红色资源分布》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对“红色地标”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历史沿革、红色史迹及红色人物进行系统介绍,为丰富宁乡红色文化提供基础,继而服务社会大众。

  在摸清了全市的“红色家底”后,如何做好红色文化传承保护工作?

  2018年起,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筹建刘少奇文物保护中心,配套建设新文物库房,并于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同期实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后,文物保护的可持续性大大增强。纪念馆根据馆藏实际,将打造省级纸质文物、丝织品修复实验室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不断增强文物保护修复能力,切实做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

  在宁乡,还有一群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初心的文物守护者,龙白莲就是其中一员。龙白莲担任谢觉哉故居守护员,至今已有23年,她独自一人守护着占地超过2000平的谢觉哉故居。23年初心不改,龙白莲共接待省内外参观游客150多万人次,讲解6000余场次。被评为首届“长沙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后,龙白莲仍是轻描淡写:“感谢领导和游客对我的支持,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盘活资源,拓展“红色阵地+”

  如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如何发扬红色优势走好振兴之路?

  “深挖文旅资源,做好‘红色文化’转化文章”,宁乡给出的答案铿锵有力。

  2020年,宁乡市出台《宁乡市全力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区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优化文旅产业格局,打造少奇故里红色教育板块等四大文旅融合板块。《意见》的出台,为宁乡持续推进花明楼红色文旅小镇建设指明了方向。

  宁乡市花明楼镇坚持“文旅为基、发展为要”的工作思路,依托刘少奇故里这一红色资源优势,深挖红色记忆和红色文化,统筹红色资源与绿色田园、美丽乡村的关系,深度整合全镇农文旅教资源,依托花明楼镇党校+现场教学点模式,建成集党性教育培训、中小学生研学、红色文化情境体验、农耕文化展示于一体的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走上一条以党建引领、红色文旅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径。

  如今,配置有研学、实践、展陈等多种功能的花明楼镇“红动时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已成为宁乡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这里,红色影视文化展区、情境演绎区、乡村会客厅等可以让你“点菜式”听取精品党课;丰富的农耕文化物件展示和特色农副产品等让你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强劲步伐;你还能沉浸式体验少年刘少奇上私塾、走出炭子冲、白色恐怖谍战剧、1961年回乡调查等场景,享受一场跨越时空的视听盛宴……

  各个红色旅游点位之间的柔性互动,层层红色文化之间的兼收并蓄,使得红色历史“动起来”、红色资源“活起来”、红色文化“火起来”的美好预想最终得以落地生根。

  “我们这里以前路不好走、出行不便,现在就不一样了,四处道路都黑化硬化了,居住环境更好了,游客更多了,生活更幸福了。” 宁乡市沙田乡长冲村的变化,成为了当地村民津津乐道的话题。

  作为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何叔衡的故乡,长冲村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底蕴深厚。近年来,长冲村着力发挥自有优势,不断运用红色资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据长冲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曾乐介绍,该村将何叔衡故居和谢觉哉故居连点成线,把沙田各处散落的红色旧址串珠成链,集成打造AAAA级红色景区。

  此外,长冲村还坚持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导向,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开发培训课程,联合长沙市委党校开发精品党课《从何叔衡的人生轨迹看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逐步形成了以“一堂课、一台戏、一部电影、一次现场教学”为特色的沙田红色培训模式,与周边韶山、花明楼等红色景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近两年累计接待学习群体和游客20余万人次,有力地带动了当地餐饮和农特产品销售,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直面推进文旅融合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宁乡因地制宜,以“让红色文化变‘长红’”为题交出了斐然的答卷。数据显示,今年1月-6月,刘少奇故里花明楼景区接待游客178.93万人次,同比增长176.80%;何叔衡、谢觉哉故居接待游客2.98万人次,同比增长2.05%;石仑关接待游客2.64万人次,同比增长825.85%;“红动时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自今年4月26日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多元手段,丰富“红色教育+”

  殷殷嘱托,重任在肩。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在宁乡这片“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红色热土上,如何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富矿”,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以理论宣讲为切口,宁乡红色文化传承找准了破题起势之策。早在2020年,宁乡市创新推出“就认这个理·宁来讲”理论宣讲品牌,组建“就认这个理·宁来讲”基层理论宣讲团(以下简称“宣讲团”),培养宣讲骨干30余人,“百姓名嘴”100余人,打造各方参与、共建共享的理论宣讲平台,推动红色文化和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除了依靠宣讲骨干、“百姓名嘴”,宁乡市还积极探索市域红色资源与少先队工作相结合的路径。花明楼镇炭子冲小学采用馆校共建模式,协同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常态培养“红领巾小小讲解员”,为游客进行讲解服务;黄材镇中心小学复兴少年宫打造“行走的红色课堂”,激励引导青少年砥砺强国之志……

  今年5月26日, “小树苗”红领巾巡讲团手拉手红色宣讲活动在宁乡市玉潭街道实验小学举行,巡讲团成员用故事演绎、互动交流等方式讲述党史故事,以小视角呈现大主题,以小故事折射大时代,记录奋进路上“光阴里的故事”。

  “以儿童视角开展宣讲,充满童趣的宣讲内容让党的声音在孩童内心生根发芽,这是‘红领巾巡讲团’开展特色宣讲活动的缩影。我们依托‘红领巾巡讲团’不断拓展方式载体,以少先队员的视角来宣讲党的好声音,不断坚定青少年的理想信念,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共青团宁乡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信念如磐,一脉相承。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近年来,宁乡市还陆续出品了电视剧《共产党人刘少奇》、电影《何叔衡》、花鼓戏《永远的叔衡》《红色交通站》、歌曲《红色兄弟》《宁乡剁辣椒红》等精品力作,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大力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将红色旅游打造成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为宁乡建设“工业强市、幸福宁乡”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红色基因是“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标定了“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一段段红色记忆,一个个红色故事,一处处红色印记,都在无声之中滋养着宁乡人的精神,推动着宁乡的发展演变。如今,这座文明之城、工业之城、幸福之城正在文化传承之中,续写崭新故事,激荡着新时代的文化春潮,展现着宁乡新的使命与担当!

【作者:姚碧姿 徐偲】 【编辑:李盾】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