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展乐撤群,向“饭圈”文化说不丨山水洲城记

相链区块链

8月12日,刚刚在巴黎奥运会上打破世界纪录的潘展乐,突然解散了唯一的粉丝群。网友们纷纷赞扬:“特别好,运动员专注赛场就好,这样的态度是在专业领域干大事的人”“乐乐好清醒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实力,还又帅又清醒,前途不可限量”……

这位00后少年在用自己的方式对“饭圈”文化“说不”。

王楚钦输球之后,部分球迷竟拉踩别的运动员;樊振东曾因球迷“非法入室事件”报警……近年来,畸形“饭圈”文化一直侵蚀体育圈,特别是乒乓球、篮球、跳水、游泳、羽毛球、女子排球等项目成为“重灾区”。同样,本届奥运会也刮进了一些畸形“饭圈”之风。

8月6日,抖音、快手、微博、今日头条等多个平台针对“饭圈”违规内容发布治理公告。这不禁让我们思考:“饭圈”文化与竞技体育应该如何相处?

“饭圈”究竟是个什么圈?

事实上,“饭”即英文“fan”的音译,“饭圈”文化可以看作“粉丝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演绎形态。在亚洲,“饭圈”最早随着韩国流行音乐和日本偶像文化的普及而兴盛。如今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饭圈”不再局限于娱乐领域,只要形成了这样一个团体,就可以称为“饭圈”。

“我是××的球迷。”早期体育圈的粉丝往往习惯于这样自我介绍。在他们看来,运动员的粉丝对应的是体育迷,与“饭圈”有一定区别。那么,如今的体育迷是怎么被归入了“饭圈”呢?

麓山君认为,首先是运动员的不断“破圈”。随着运动员们在各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其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迅速提升,吸引了很多原本对体育关注较少的公众。其次是社交媒体的推动。社交媒体拉近了运动员与粉丝的距离,更多人看到了运动员的另外一面,增加了亲近感和真实感。还有追星行为的泛化。“打call”“CP”“pick”“站台”“C位”……你有没有注意过,不知何时起,那些原本属于“饭圈”的特定词汇已悄然融入媒体报道与日常交流之中,成为广泛使用的语言元素。受到追星文化的影响,一些体育迷开始采用类似的方式追捧自己喜爱的运动员,如组建粉丝团、制作应援物品、参与线下应援活动等。

由此,“饭圈”之风吹进了体育圈。

运动员们代表国家征战四方,优异成绩是他们自带的闪光点,自信耀眼的身影和浑身散发的朝气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许多运动员的小趣事也被大家挖掘,如超级喜欢娃娃而挂满一书包的“全妹”、最近痛失网名的“干饭哥”“阿条姐”……运动员的形象因为这些有趣的“梗”而更加生动鲜明,大家真切地喜欢上了他们有趣的灵魂,自发形成团体为他们加油“打call”。


的确,健康的“饭圈”可以为运动员带来巨大的鼓舞,然而畸形的“饭圈”行为却严重干扰了体育竞技。

某些所谓的忠实粉丝,扛着长枪大炮守在场馆内追线下比赛,扎堆般拿着手幅呐喊,完全不顾比赛的规定和要求过度应援。有的为了出片,甚至在比赛途中开闪光灯进行拍摄,这严重干扰了比赛选手。

除了追公开比赛,他们也试图干预运动员的私人生活。樊振东就曾遭遇房间被非法侵入、身份证号被恶意传播的困扰,他不得不报警并发声,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饭圈”也不会有保护伞。结束巴黎奥运会比赛的羽毛球运动员王昶回国,机场有热情的接机粉丝追着他狂奔,行李差点都给挤没了。

国乒运动员樊振东遭遇“饭圈”干扰,微博发声。图片来源于微博截图

网络平台更是被畸形“饭圈”搅得一池浑水。有的为了维护自家“偶像”而对“对家”粉丝展开激烈的言语攻击,造谣拉踩无处不在。国乒是当下“饭圈”化最严重的项目,王楚钦止步巴黎奥运男单32强,其粉丝铺天盖地说“自家被网暴”、马龙被嘲不退役是不给年轻人机会、王曼昱被说队内赛打得过凶……运动员们的任何事情都被过度放大解读,这种过度关注不仅侵犯了运动员的隐私,也让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某些娱乐圈中的追星“规矩”也被带到了其中。如参与网络“控评”“做数据”才能入粉籍,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粉丝。一些真心关注比赛、喜欢运动员的群体却被认为不是真正的粉丝,喜欢有了门槛,实在是荒谬。

“饭圈”文化背后也有着经济利益的考量。比如体育明星卡牌盲盒市场十分火热,一张明星乒乓球运动员的卡牌,有人叫价近20万元。在平台算法、流量资本、品牌方诉求等的合力推动下,“饭圈”这张大网越织越密。

“饭圈”文化之手攥着千万流量,要还是不要?

客观地说,“饭圈”进入体育圈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比如8月8日微博热搜前十之中,乒乓球相关热搜独占三条,其中“张继科 我会让所有人知道来龙去脉”更是达到当日暴热。“饭圈”文化降低了粉丝进入体育界的门槛,粉丝无需对乒乓球规则有明确的认识,无需对赛程有清晰的了解,只要你对其中的队员感兴趣,都可以关注奥运赛事。

的确,体育明星的粉丝经济能够直接催生可观的经济利益,随着商家对体育明星市场价值评估体系的日益精细化,将运动员明星化以高流量吸引更多人关注,再将这些流量转化为实在的经济效益。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饭圈”文化的畸形化倾向,其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甚至外溢到网络和社会其他空间。

竞技体育应秉持实力至上而非流量至上。

有业内人士表明,“饭圈”文化的舆论之手煽动着粉丝之间的对立,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奥运的实力至上原则,破坏了赛场内和谐的氛围。观众从单纯观赛上升到对运动员的人身攻击,为了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单纯地摇旗助威,对比赛对手偃旗息鼓、唏嘘辱骂。

“饭圈”文化的流量裹挟使比赛变成了流量至上。流量制胜的结果,如果不顺从流量趋势,运动员则会受到人身攻击,甚至与运动员相关的商业品牌都会受到舆论攻击。这与奥运体育精神背道而驰,对比赛影响恶劣。

其实,潘展乐解散粉丝群的行为已作出了明确回答:这样的流量,我们坚决不要!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潘展乐这样回应自己的出名:“我希望低调一点、清静一点,我宁愿这次成绩没有那么优秀,接下来能继续安心地努力训练。”谈到有人蹲守酒店索要签名,他说:“成绩差的时候不来找我,现在(成绩好)来找我,很别扭。”

这位20岁的少年非常清楚自己的位置,不轻易被粉丝一时的狂热情绪所左右,在外界喧嚣中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饭圈”文化所裹挟。

巴黎奥运会夺金后,潘展乐遭遇成名的烦恼。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截图

体育精神不容亵渎。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每一位运动员、教练员的付出。无论成败,每位竭尽全力为国争光的健儿都值得尊重。无端的恶意揣测、互撕谩骂甚至对运动员及其家庭成员隐私的侵犯,都是一种伤害。

那么,如何让赛场免遭“饭圈”过界侵蚀?

——净化“饭圈”生态

巴黎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上线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所有主要社交媒体平台上超过35种语言的成千上万个账号,以保护运动员和官员免遭网暴。5月15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开表态,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侵蚀体育领域。中国奥委会也曾连续发文,呼吁社会各界尊重运动员个人权益,理性追星,避免不当言行,坚决杜绝“饭圈”乱象向体育领域蔓延。

一些“饭圈”乱象已经触犯了法律,要在线上线下同步予以严厉打击。近年来,中央网信办等相关部门多次出手整治这类明显突破底线的行为。2021年6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此后《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等下发,对“饭圈”乱象重拳出击。

——引导理性“追星”

在这次奥运赛事报道中,有部分媒体记者热衷于对运动员的私生活进行追问,显得极不专业;部分内容琐碎化、泛娱乐化、八卦化、庸俗化,为了流量而流量;对于现场直播画面的炒作式解读,甚至让一个眼神就成为上万字的爱恨情仇……

要进一步提升媒体专业素养,强化对自媒体平台的管理,建立健全自律机制,避免过度娱乐化、商业化倾向;强化正面引导,突出体育精神,强化榜样力量;曝光过度消费、网络暴力、盲目追星等不良现象,引导公众理性“追星”。

——促进多方共治

体育不应该也不允许成为畸形“饭圈”文化继续滋生的“引线”和“温床”。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在重点领域“堵”,也要在整个社会层面“疏”。通过政府、体育组织、媒体、运动员以及粉丝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构建净化“饭圈”文化的良好生态。

在制度上防止“饭圈”文化的不良行为表现,如非法获取运动员个人信息、干扰运动员训练比赛等,鼓励公众对粉丝互撕谩骂等问题进行举报;在监管上,加强对运动员迎合商业炒作行为的监管,强化对运动员、教练员社交媒体账号的日常管理;在机制上,让体育明星与粉丝之间建立正向联系和健康互动,带动群众健身,活跃体育产业。

让体育回归本真。防范畸形的“饭圈”文化侵蚀体育精神,构建积极健康的粉丝文化氛围,不让“迷群”走向迷失,麓山君认为,此路任重道远。

作者/彭培成 刘丹 郭梓昂 孟湘

编辑/尹玮 校读/刘芳

初审/彭培成 终审/沐刃

【作者:彭培成 刘丹 郭梓昂 孟湘】 【编辑:彭培成】
关键词:体育圈;饭圈;巴黎奥运会;潘展乐;粉丝文化;山水洲城记 体育圈;饭圈;巴黎奥运会;潘展乐;粉丝文化;山水洲城记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