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文化自信的精神高地

  胡亮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既考验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水平,也检验着人民群众对于文化自信的价值认同。

  回望中华文化轨迹,五千年的积蓄濡染,积聚着温暖前行的力量,一直滋养着我们这个民族,维系了人类历史上唯一生生不息、源流不断的独立的文明形态。

  改革开放40年,一方面经济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文化问题日益彰显。在“娱乐至死”“金钱至上”“明星崇拜”的种种怪相中,有的人用房产、豪车和奢侈品的拥有来寻找精神的慰藉、内心的平衡,有的人不知道“风到底往哪边吹”,甚至丧失思考的能力……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历史时代的主角。文化作品若没有深入的探寻、真实的记录,仅是蹭热点、博眼球,缺乏时代的声音、心灵的呼应,势必“有故事、缺逻辑”“有灵气、缺底气”,留在人们记忆里的只是一份文化的焦虑、精神的虚无、商业的功利。

  我们的民族曾经饱经沧桑,我们的使命光荣而艰巨,前行的路上挑战重重。唯有坚守文化自信的精神高地,才能夯实中国之治的根基。

  文化自信源于在大历史中赓续根脉。融贯古今,在历史的共识和共鸣中产生共情,是联结文化传统和现代发展的最佳境况。每一个平凡生命的付出,构成了国家的奋斗历程,既书写了国家的历史,也定义了自己的人生。在点滴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文化的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文化自信源于在大时代中对英雄的讴歌。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一个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需要我们践行“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的要求,不争论、不折腾,保持韧劲钻劲,以文脉承国脉、以文运兴国运,书写那些为我们这个时代负重前行的人,致敬推动历史进步的人。

  文化自信源于对大事件的有效传播。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体现市场经济要求,在应变中求变,在事件中构建更加适应“两微一端”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策划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传播方式,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胜双赢”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就能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作者:胡亮】 【编辑:易隽】
关键词:文化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