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国风彰显文化自信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爱护、守护我们的文化遗产,让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能够世世代代流传下去。”2月11日,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八窟北壁主尊佛首,作为2020年回归祖国的第100件流失文物亮相央视春晚。
2月中旬,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举办的“咸同斯福——天龙山石窟国宝回归暨数字复原特展”上,佛首对公众展出。山西省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充分运用三维扫描、多媒体制作等技术,历时六年,在国内外机构采集到100余件天龙山石窟流失造像的三维数据,实现11座主要洞窟的专业数字复原,让流失造像数字化回归成为可能。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展览现场,观众扫描二维码即可线上近距离“接触”佛像、拓片、影像等。
春晚国宝回归的震撼人心与文物数字展出的方便快捷让原本“深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走进大众视野,培养了大众对于重视文物保护、守护中华文明及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与主观能动性。国宝回归带动了国潮国风的流行,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审美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样“破圈”的还有登上河南卫视春晚的《唐宫夜宴》,一群唐代宫女从画卷中“复活”,上演了中国版的“博物馆之夜”。唐三彩色样的齐胸襦裙、曼妙可爱的灵动舞姿、“绕脸傅斜红”的复原妆容,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妇好鸮尊、莲鹤方壶等国宝也被“搬”上舞台。节目整体通过还原古人的生活状态,产生了与现代人思想的共鸣与碰撞,网友纷纷称赞“节目就像画中人一样,实在是太美了”“用心做的节目就是好看”。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在央视《典籍里的中国》首期节目《尚书》中,百岁老人伏生穿越千年时空与2021年的孩子们共同诵读《尚书》,以影视化的表现手法和跨时空对话的方式带领观众走进历史,为观众娓娓道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悠久历史的动人故事,演员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生动刻画了文化传承故事。
“春节假期,我刷了好几部博物馆‘大片’,实在太过瘾了。我特别喜欢央视《国家宝藏》节目,看到那些默默坚守、择一业终一生的文博人,真的特别感动。”文博爱好者杨先生说。
“在越来越多的人追捧‘国潮国风’的背后,有一个更为关键的趋势,就是我们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河南博物院党委书记万捷表示,这些博物馆类综艺节目的走红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一种润物无声的势态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河南博物院打造的考古盲盒,也是在对文物背后的故事进行深入挖掘和阐释,考古盲盒备受追捧体现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让文物活起来,让每一件国宝重新焕发出光彩。如今,随着融媒体以及5G等新技术的应用,大众对于国潮、文博等文化的认可度逐步提升。佛首回归以及众多文博节目的热播,让更多观众在了解文物之美的同时,也认识到文物并不只是老旧的物件,而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延续的精神内核。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印伟表示,打造文化和旅游综艺是十分接地气的方式,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运用综艺来激发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潜力与活力,具有创新意义与价值。
为满足观众需求,博物馆纷纷以“亲民”姿态拉近与大众的距离,走进大众生活。如运用5G、VR等技术对文物、藏品进行数字呈现,深度挖掘文化IP,推出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打造沉浸式演出等。无论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打造的联名口红,还是敦煌研究院推出的“云游敦煌动画剧”,一份份体现传统文化魅力的“礼物”让大众进一步深度参与文化传承与保护,在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沉淀下深厚的文化自信与力量。
与此同时,大众对于文物背后所蕴含历史文化价值的认知需求也在不断加深。“文博热”是文化产业公共文化事业属性不断发展和转型的成果,让历史宝藏融入大众生活与年轻一代的文化基因是博物馆文物活化的使命。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文化遗产系副教授张祖群表示,博物馆打造传统文化IP的核心和出发点,应是对历史背景的挖掘和对古代文化艺术审美的真实复原。精心制作审美在线的文化作品,有利于激发大众教育意义和夯实文化传播基础。“打造文化IP的传播形式和落脚点,需要贴近大众生活,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基本落脚点,通过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对馆藏文物进行活化展示,以及通过手机APP或微信公众号等普及文物的历史背景,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旅游报见习记者 唐伯侬 通讯员 丁来)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