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面推进长株潭重大产业协同发展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长株潭重大产业协作协同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奋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进一步优化长株潭三市产业空间和功能布局,加强产业分工协作,构建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3+N”先进产业集群,全面参与构建以国内需求为拉动的内循环、以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协作为带动的外循环,推动长株潭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提升长株潭都市圈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将长株潭核心增长极打造为全国重要增长极。
二、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重点。以打造长株潭内循环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为目标,以推进省20条重点产业链发展为引领,立足长株潭产业发展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共同点、发力点、切入点,把优势做优、短板补齐。
坚持协同发展。以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为导向,加强资源共享、品牌共建、市场共拓、优势互补,既注重差异化布局,又加强产业分工协作,构筑协同发展、特色明显、相互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
坚持补链强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推动引导作用,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强上下游配套企业引进培育、技术攻坚和产品研发,提升内部配套效率,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重点任务
1.工程机械智能制造产业
发展目标:到2025年,产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上市公司达到8家,本土工程机械配套率达到35%,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主要工作:
(1)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依托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企业,加快工程机械制造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强化包括海洋工程机械在内的工程机械零部件配套,充分发挥湘潭、株洲在钢材、新材料、电机、电控、电传动等基础材料和制造领域的优势,重点发展工程机械用关键原材料、高强度结构件、精密铸锻件、折弯件、焊接件等产品。协同推进“三一智能制造及金属材料数字加工贸易中心”(株洲)、“三一(韶山)产业园”、“中联重科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湘潭)等重点项目建设。
(2)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支持重点企业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高校及行业上下游企业力量,共建工程机械制造业国家创新中心,聚焦液压元器件、传感器、发动机、变速箱、减速器、电控装置、芯片等关键部件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强新产品研发设计、标准制定与下游行业设计规范衔接配套,新增主导制修订国际标准3项。
(3)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抢抓“一带一路”和湖南自贸区战略机遇,进一步提升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水平。鼓励龙头企业组建海外产业园,支持走出去的企业联合建立海外协同备件库及公共平台,推动集群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引进国外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企业入湘,做优国际工程机械展以及海外分展。三市协同推动技术和产品迭代创新,提高全球竞争力。
承载园区(区县):长沙经开区、长沙高新区、浏阳经开区、宁乡高新区、长沙县、株洲高新区、株洲经开区、荷塘区金山工业园、清水塘生态科技新城、湘潭高新区、湘潭经开区、天易经开区(排在第一位的单位为牵头单位,以下同)
龙头企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湘钢集团、湘电集团、江麓集团
牵头城市:长沙市
2.轨道交通产业
发展目标:到2025年,产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新增有关上市公司3-5家,新引进培育2-5家年产值过100亿元企业,本土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配套率达到70%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主要工作:
(1)强化龙头带动作用。发挥中车株机、中车株所、中车电机、中车株洲车辆、中国铁建、湘电集团等龙头企业优势,聚焦长沙经开区、株洲高新区、湘潭高新区等重点园区产业特色,差异化引进培育一批产值过10亿元的配套企业,积极引导长沙、湘潭配套企业融入株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群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加快形成覆盖高速、中速、低速和磁浮轨道交通体系的世界级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依托现有的中车株机、中车株所、铁建重工、通号(长沙)、中铁电气化局、中国铁通等企业,力争将分布于全国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重点企业第二总部落户长株潭。积极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企业。支持龙头企业通过上市、合作、并购、重组等形式拓展市场空间和产业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2)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依托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国际技术创新中心,支持龙头企业联合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中车时代电气、国芯科技等高校及区域内行业上下游企业力量,共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国家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研发合作。聚焦中国标准动车组、中国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建设智能控制、运维和检修养护等关键装备系统研发试验检测平台。聚焦磁浮技术、数字孪生、牵引制动、通信信号、高性能转向架、储能节能等关键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瓶颈。聚焦整机板块,重点研发打造重载货运机车、新型车体城轨车辆、储能式无轨电车、轨道交通隧道工程掘进机等高竞争力产品;聚焦核心部件,重点研发打造超级电容器、低压IGBT、大功率及储能式牵引电机和变压器等高端化、自主化核心部件;聚焦配套部件板块,重点推动高中速磁悬浮列车配套产品产业化及碳化硅新型高效交流器、油水复合冷却系统等配套部件的自主研发。
(3)推动建设应用场景。依据长株潭城市群轨道交通规划、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规划建设长株潭城市群160km/h时速磁悬浮及云巴、智轨等新型轨道交通示范线,融入人工智能、5G、区块链、大数据、新材料等新技术,以新应用场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加快推动高端自主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
承载园区(区县):株洲高新区、株洲经开区、长沙经开区、长沙高新区、浏阳经开区、雨花经开区、望城经开区、金霞经开区、岳麓高新区、湘潭经开区、湘潭高新区、天易经开区、韶山市
龙头企业:中车株机、中车株所、中车电机、中车株洲车辆、中铁重工、铁建重工、中车时代、中国通号、湘电集团、地通汽车、威孚汽车、威胜电气、永达机械、九五精机、联诚集团
牵头城市:株洲市
3.先进电传动及风电装备(电机电磁驱动)产业
发展目标:到2025年,产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新增上市公司1-3家,新引进培育1-3家年产值过100亿元企业,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电传动及风电设备(电机电磁驱动)生产基地。
主要工作:
(1)完善产业布局。支持湘电集团、湘电风能、中车株所、威胜电气、长高集团、华菱线缆、湘江电缆、中车电机、中车时代电动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提升质量做大体量,发挥头部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聚集效应。支持湘潭高新区、株洲高新区、宁乡高新区等重点园区依托龙头企业引进一批重点龙头及上下游配套企业,积极发展大型船舶电磁驱动等先进电传动项目、微特电机等先进电机项目、高温超导传输电缆等先进智能电网项目及兆瓦级风电机组整机等先进风电装备项目。
(2)扩大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依托先进电传动技术,发挥产业创新联盟和技术研发平台作用,整合区域内优势资源,扩大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电力电磁驱动等全球创新前沿技术攻关成果优势,开展特种线圈动力装置、大功率储能、远程助推系统、高速电机、高压电机、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1000千伏变压器、先进风电叶片制造等技术的研发攻关,力求在船用电机、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高端输配电、超(特)高压新型变压器、高功率整机、航空航天用线缆等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引导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开展智能制造改造升级,推进自动化生产性、数字化车间建设,提升其产品、装备、管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
(3)强化市场导向。加快布局船舶综合电力、智能风机、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装备等,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提高核心部件的本地配套率。瞄准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微特电机、新能源车用电动机;瞄准智能化电网建设,加快开发中低压开关与电气成套、智能配用电系统解决方案与节能服务等;瞄准长株潭优势产业,做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特种线缆。鼓励企业参与境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供成套装备、承接海外工程、参与项目运营等方式不断拓展海外市场空间。
承载园区(区县):湘潭经开区、湘潭高新区、天易经开区、湘乡经开区、浏阳经开区、长沙高新区、望城经开区、长沙经开区、金霞经开区、宁乡高新区、雨花经开区、岳麓高新区、长沙临空片区、株洲高新区、荷塘区金山工业园、
龙头企业:湘电集团、湘电动力、湘电风能、华联电机、威胜电气、世优电气、华菱线缆、金杯电工、湘潭市特种线缆、威盛集团、三一风电、华自科技、长高集团、湘江电缆、万鑫精工、中车株所、中车电机、中车时代电动
牵头城市:湘潭市
4.先进储能材料产业
发展目标:到2025年,产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培育5-8家以上产值过100亿的企业,上市企业达到10家,创建先进储能材料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主要工作:
(1)抢占产业链制高点。依托比亚迪动力电池、湘潭电化等电芯重点企业,引领产业聚集发展。全力推进长沙弗迪动力电池全面投产,将其打造成华中地区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加快华兴新能源电芯生产线、德赛电池、湘潭银河储能电池等项目建设。紧盯动力电池行业头部项目和固态电池前端项目扩产动态,继续发力电芯环节龙头项目招商。
(2)扩大产业链优势点。利用杉杉能源、长远锂科、中伟新能源、裕能新能源、立方新能源等重点企业的优势,进一步树牢长株潭城市群在正极材料、前驱体领域的领军地位,力争新培育2家在细分领域技术领先的成长型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完善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体系建设,制定行业、国家标准。全力支持邦普建设10万吨废旧动力电池拆解项目,力促邦普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基地。
(3)补强产业链薄弱点。对接中南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等机构在石墨负极、硅碳负极、硅氧负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补强负极材料产业。加快推进湘潭大学钠离子电池领域技术产业化发展,力争引入中科院钠离子电池项目,抢占全国市场制高点。以承接沿海地区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3C电池企业转移为抓手,加强对隔膜、电解液、电芯、电池包等产业的补充,完善产业链条,增强长株潭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承载园区(区县):长沙高新区、宁乡高新区、宁乡经开区、望城经开区、浏阳经开区、湘潭经开区、湘潭高新区、雨湖高新区、株洲高新区、株洲经开区
龙头企业:杉杉能源、中伟新能源、长沙弗迪电池、邦普循环科技、永杉锂业、金驰能源、湘潭电化、裕能新能源、长远锂科、桑顿新能源、立方新能源、阿李动力、金铠新材
牵头城市:长沙市
5. 航空航天产业
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引进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5家以上,培育30家以上规模企业,将长株潭航空航天产业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大飞机配套产业基地、航天发动机(固体)和国家北斗产业示范园区,世界级的航天航空产业集群。
主要工作:
(1)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依托中航331、608所、中国航发中传、中航飞机起落架、航空工业长飞、江南工业集团、山河智能、湖南航天等龙头企业,发挥长沙在航天研发设计、航空传动系统、飞机起降系统、惯导系统、耐超高温材料、3D打印材料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配套能力,与株洲的中小航空发动机、湘潭的小型航天发动机形成互补,在长株潭打造集航天发动机研发制造、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航空飞行器制造、通用航空运营、航空配套产业和航空衍生产业于一体的航空航天产业链。
(2)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依托株洲航空城发展通航运营、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通航整机制造和通航配套服务,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全国一流的通航整机制造基地、全国一流的通航运营中心。依托望城经开区重点发展集制造、试验、服务为一体的飞机起落架专业化产业基地,建设长沙航空产业园。依托金霞经开区建设中国大飞机起落架及机轮刹车系统试验平台,打造世界第二大地面动力学实验平台。以长沙高新区为主要设计研发承载体,以韶山高新区为生产检测制造基地,重点开展航天发动机、航天发射、重点开展商业小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航空航天零部件、新材料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应用。加强三市企业合作,共建航空零部件、金属3D打印小型航空发动机、卫星分系统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1000KW级民用涡轴发动机、山河科技公司航空产业基地、通发公司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加工中心、高精传动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
(3)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充分发挥国防科大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推动国防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加快推进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及飞行器、电磁装备技术、高速磁悬浮牵引控制技术、火箭和卫星加固技术等相关领域的产业化。立足长株潭在材料、动力和电子产业方面的基础,着力打造在细分领域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配套体系。重点发展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将长沙打造成全国碳化硅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集群示范基地。重点发展航天发动机智能制造生产线,将湘潭打造为全国航天飞行器及配套产业示范基地。突破航空航天领域高端芯片、显控器件、智能传感器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升航空航天电子元器件研发创新能力。紧盯国家战略布局以及国内外航空巨头全球化战略布局,积极争取军工央企、总体单位、航空航天龙头企业布局。
承载园区(区县):株洲高新区、董家塅高科园、长沙高新区、株洲经开区、湘潭经开区、湘潭高新区、望城经开区、金霞经开区、临空经济示范区(黄花综保区)
龙头企业:南方公司、608所、南方宇航、山河科技、通用航空公司
牵头城市:株洲市、长沙市
6. 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
发展目标:到2025年,产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培育100家以上各领域龙头企业,本土上市企业10家以上。
主要工作:
(1)推动加工业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和主食加工协调发展。支持农产品保鲜、贮藏、烘干、分级、包装等初加工设施建设。实施长株潭优质粮油工程,支持粮油加工企业节粮技术改造。支持集中屠宰、冷链物流、冷鲜上市、品牌经营为一体的现代屠宰企业发展。支持烘焙食品、休闲食品领域企业发展速冻产品、冷藏产品。支持酱油、湘莲等特色食品进行产品升级。支持槟榔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
(2)引导加工业集聚发展。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向特色产业集聚,打造一批智慧农业园区。实施农业产业集群培育行动,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重点扶持全产业链标杆型龙头企业。支持长株潭区域农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租赁、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3)加大支持重大创新合作。提升企业生产装备智能化、工艺标准前沿化、质量追溯全程化,支持围绕精深加工、农副产物综合利用、新产品开发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和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与再创新。重点支持国内乳业、主粮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与长株潭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承载园区(区县):湘潭经开区、天易经开区、韶山高新区、宁乡经开区、浏阳经开区、株洲高新区、茶陵经开区、炎陵经开区、望城经开区、望城区、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渌口区、醴陵、攸县、茶陵
龙头企业:伟鸿食品、广州酒家、万利隆、龙牌酱业、盐津铺子、澳优乳业、加加食品、旺旺集团、唐人神、聚宝米业、小龙王食品、胖哥食品、伍子醉食品、宾之郎食品、金健米业
牵头城市:湘潭市
7.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发展目标:到2025年,产业总产值达到2200亿元,其中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突破1000亿元,培育本土上市公司1-2家,省内零部件配套率达30%,将长株潭打造成为全国重要汽车产业中心。
主要工作:
(1)合力扩大产业总体规模。以长沙经开区为核心,联动湘潭经开区、株洲高新区,鼓励上汽大众、广汽三菱、广汽菲克、湘潭吉利等优势整车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效应,对现有车型进行智能化改款升级,加快导入高端车型和生产线。加快悬架系统、发动机、变速箱、主被动安全系统、汽车芯片、汽车电子电器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引进。
(2)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依托天际、比亚迪、吉利、北汽等重点企业,加强新能源汽车在长株潭城市群的研发制造战略布局,促进上汽大众新能源车、广汽三菱新能源车、比亚迪IGBT、吉利汽车技术改造、国家新能源机动车检测中心株洲分中心、中车时代电气汽车组件(功率半导体)、智点汽车新能源商用货车、中车时代电动新能源客车等一批项目抓紧建设。到2025 年,形成2-3家区域级新能源汽车龙头带动型整车企业。
(3)深入部署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围绕湖南湘江新区,打造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城、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总部及孵化基地为核心的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加快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交互与综合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深化与三一、中联、中车、山河智能等企业合作,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工程机械与特种装备、智能轨道交通等产品商业化落地运营。以长沙国家车联网先导区为核心,联合株洲、湘潭,开展智能网联技术融合智慧交通城市级规模化试点应用,积极推动自动驾驶微循环接驳、车联网终端及App、智慧物流、智慧公交、智慧泊车、智慧环卫等场景商业化落地运营。
承载园区(区县):长沙经开区、湘潭经开区、株洲高新区、雨花经开区、长沙高新区、浏阳经开区、岳麓高新区、湘潭高新区、天易经开区、雨湖高新区
龙头企业:上汽大众、吉利、广汽三菱、广汽菲克、时代电动、北汽、比亚迪、天际、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中车时代电动、舍弗勒、屹丰汽车、拓普汽车、潍柴火炬
牵头城市:长沙市
8.生物医药产业(含高端医疗装备)
发展目标:到2025年,产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培育1-2家年营收过100亿元的企业,打造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高端医疗装备生产基地。
主要工作:
(1)深化三市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依托湘雅系等优质医疗资源,建设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国家级医学中心,打造医研产融合的健康产业示范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依托中南大学设立公共卫生研究院,推动病理毒理学研究、抗病毒药物研发等专项研究。加快突破个体化诊疗、辅助生殖、生物治疗等生物领域关键技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的加速融合,支持医疗装备与电子信息、通信网络、新材料等跨领域合作。支持三市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2)专注细分领域集聚发展。适时推进疫苗药物研发生产,构建区域性疫苗研发产业化基地。依托浏阳经开区、望城经开区打造中部地区重要原辅料药生产基地。充分发挥湖南中医药大学等特色高校的科研资源,抢抓新冠疫情引发的中药机遇潮,依托湘潭县壮大中药材种植基地规模,依托浏阳经开区、株洲市荷塘区、天易经开区发展特色中成药、中药饮片,建立健全中医药产业质量标准体系,打造区域性中药研发创新基地。依托长沙高新区、湘潭经开区打造全国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基地。
(3)加快主导产品和骨干企业发展步伐。重点发展化学仿制药、高端原料药、干细胞技术及治疗产品、基因工程药物、植入介入产品、生物3D打印、高端体外诊断检验装备、应急医疗器械。培育壮大研发能力强、产品技术含量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实现集团化发展。鼓励联合引进全国一流创新型企业在三市设立分厂。
承载园区(区县):浏阳经开区、长沙高新区、湘潭经开区、湘潭高新区、望城经开区、长沙经开区、金霞经开区、宁乡高新区、雨花经开区、岳麓高新区、长沙临空片区、株洲市荷塘金山工业园、天易经开区、湘乡经开区、株洲高新区、株洲经开区
龙头企业:尔康制药、九典制药、湘北威尔曼、天地恒一、九芝堂股份、华腾制药、吴赣制药、圣湘生物、三诺生物、千金药业集团、五洲通药业、明康中锦、可孚医疗、埃普特医疗、瑞邦医疗、中晟全肽
牵头城市:长沙市、湘潭市
9.新材料产业
发展目标:到2025年,产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本土上市企业突破20家,新增培育6-10家年产值过100亿元企业,打造全国重要产业基地。
主要工作:
(1)坚持错位发展。围绕长沙先进储能材料和碳基材料、株洲硬质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湘潭精品钢材结构性材料和先进储能功能型材料为主的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以“龙头+配套、错位+抱团、延链+补链”模式,推动区域内企业间的协调配套,推动同类产业、企业协同发展。
(2)加强技术攻关。依托长株潭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优势,发挥院士专家重要作用,强化校企合作,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推动长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湖南区域中心等技术服务平台布局和开放共享,共同推进新材料共性技术的重点突破,全力攻克难纳米技术、高性能合金技术、金属特种加工技术等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先进复合材料、碳基材料、化工新材料、高强高导复合材料等技术研发攻关,打造细分领域世界级“单项冠军”。
(3)聚焦终端应用。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核心,以深度加工及终端产品开发为抓手,强化复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等重点产业的新产品研发设计、标准制定与下游行业设计规范衔接配套,提升研发和高端制造优势,积极融入国际国内高端制造供应链。大力支持长沙博云新材、中锂新材,株洲时代新材、兴隆新材,湘潭湘钢集团、华菱线缆等为代表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等方式进一步做大做强,提高市场占有率。
(4)培育高端新材料。以航天航空、电子信息、新能源和高端装备等制造业市场为需求,依托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研发制造高端稀土功能材料、高分子新材料、高性能合金、高性能陶瓷、特种钢材、电子玻璃等先进金属和耐火材料、高性能碳基复合材料、高端石墨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特种电缆绝缘护套等高性能复合材料,加快研究高性能树脂和光刻胶等电子高纯材料。
承载园区(区县):长沙高新区、浏阳经开区、望城经开区、宁乡高新区、宁乡经开区、株洲高新区、荷塘区金山工业园、渌口经开区、攸县高新区、醴陵经开区、湘潭高新区、湘潭经开区、岳塘区、天易经开区、董家塅高科园、株洲经开区
龙头企业:晟通科技、时代新材、株硬集团、中建材、兴隆新材、金石新材料、南方航空动力、欧科亿、华锐精密、华鑫电瓷、湘钢集团、金海钢构、远东钢模、华菱线缆、瑞泰科技、时代华先、时代华昇
牵头城市:长沙市、株洲市
10. 电子信息产业
发展目标:到2025年,产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培育5家市值过100亿元的企业,本土上市公司12家以上,强化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发展能力,将长株潭加快打造成为享有盛誉的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主要工作:
(1)突出自主可控及信息安全。面向高端设计、特色工艺制造、先进封测、关键设备和材料等领域,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坚持龙头带动、生态培育、需求牵引,做大做强自主可控计算机及信息安全产业、新型显示器件产业、5G应用产业,提升产业链水平。
(2)做强做优软件服务与互联网产业。提升高端软件供给能力,发展面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发展基于网络协同的办公软件等通用软件,研发面向金融、教育等领域的高质量行业应用软件。推进工业软件发展,形成一批面向不同工业场景的工业数据分析软件与系统,以及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工业智能软件和解决方案。发展工业电子商务和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推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升级。
(3)壮大新型显示器件产业。以柔性、超高清、高性价比为发展重点,提升光学镜头、消费电子品防护玻璃、特种玻璃等重点产品的市场地位,推动玻璃基板、触摸屏单体和模组提质扩产,加快大尺寸显示面板、柔性屏、智能显示终端、手机整机等项目的布局。发展IC驱动芯片、ITO靶材、真空镀膜设备等领域基础零部件、关键材料和关键装备,提升产业链整体配套能力。
(4)培育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加快研发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家用电器等重点领域专用芯片,研发光刻机、刻蚀机等关键设备技术,提升集成电路国产化装备和成套建设能力及水平。依托株洲中车时代、三安光电、长沙比亚迪、楚微半导体等龙头企业,推动IGBT、第三代半导体等重大项目。依托湖南大学、湘潭大学、中电48所、株洲中车时代、国芯推进功率半导体器件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协同推动功率半导体产业科研技术创新,探索行业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产业化路径。将长株潭打造成为全国功率器件中心、第三代半导体重要基地、集成电路设计和装备特色集聚区。
承载园区(区县):长沙高新区、株洲经开区、株洲高新区、湘潭经开区、湘乡经开区、长沙经开区、雨花经开区、望城经开区、岳麓高新区、天心经开区、浏阳经开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长沙临空片区
龙头企业:湘江鲲鹏、国科微、景嘉微、科创信息、麒麟信安、中车时代电气、华云数据湖、长城计算机、中车时代软件、株洲国扬、安泰新材、蓝思科技、宏大真空、宝德计算机、振添光学、国创越摩、华数智能
牵头城市:长沙市
四、保障措施
(一)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相关长株潭产业协同发展的全过程,将党的思想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推进产业协同发展的工作优势,在促进长株潭产业协同发展中展现组织作为和组织担当。
(二)成立产业发展联盟。成立长株潭产业协同发展联盟,发挥“四长联动”作用,推动各地优势产业发展,产业联盟会长由各自产业领域的龙头国有企业担任,实施领导联点、银行跟进、基金加持、龙头企业参与等产业联盟协调机制,实施联合攻关、联合发布、联合市场拓展、联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提高产业联盟内部上下游配套率,以国内市场大循环引导国际市场大循环,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攻关,每年解决1-2个关键性“卡脖子”技术,合力推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积极开展“园区飞地、外拓基地”模式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平台的开放共享,推动工业产品互认、传统产品互采、争创工作互助、工业奖补互利,在产销对接、跨区域公共服务、金融、展会交流等方面深入协作。
(三)健全工作推进机制。长株潭三市作为推进长株潭产业协同发展的责任主体,要聚焦牵头产业,制定各产业具体行动计划和专项推进方案。由三市分管副市长总牵头,发改、科技、工信等部门具体负责,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讲评、一年一总结的工作机制,整体推动十一大产业协同发展,协同解决疑难问题,共同争取国家级各类平台,确保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对落实不力、敷衍塞责的,由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联席会秘书处通报至长株潭三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