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遇到了困难,你是哪种家长
近期气温变化加剧,是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儿童医院检验科的采血大厅,每天都是一个小小的舞台,上演着“人生百态”。有些小朋友勇敢地伸出手臂,眼中充满好奇;有的则紧紧地抱住父母,眼里闪烁着恐惧;也有一些孩子哭闹、打滚,试图逃避这样的时刻。
这个过程中,家长们忙碌地安抚,有的温柔,有的严厉,但目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够配合完成这个必要的程序。这里不仅是一个医疗流程的执行地,更是一个见证家庭爱、勇气和成长的地方。
然而,除了孩子们的各种表现,这里还有更深层次的家庭互动关系。面对同一种外在不良刺激——抽血,每个家庭的反应都各不相同。从中,我发现了许多有关家长养育态度与儿童行为的有趣现象,今天跟大家聊聊。
家长的养育态度大体上分为四种类型:
威信型:高情感+高规则
溺爱型:高情感+低规则
严厉型:低情感+高规则
忽视型:低情感+低规则
威信型
家长的表现:稳定设定边界,“这个检查是一定要做的”。提供情感支持,“爸爸(妈妈)陪着你”。做好心理预期,“是会有一些难受”。提供给孩子选择,“你可以选择爸爸陪你,还是妈妈陪你”“你可以选择抽左胳膊,还是右胳膊”。耐心等待,等孩子准备好,也相信孩子会准备好。
孩子的表现:礼貌,情绪稳定,勇敢。同时,孩子也会表达出难受,但很快会恢复过来。
总结:这样的家庭确实较少,大概占10%。孩子的情绪和不舒服是可以表达出来的,孩子也有做选择的权利,但父母会划定一个有限但严格的边界,同时孩子也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支持。孩子安全感十足,敢于面对挑战,也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溺爱型
家长的表现:过度保护孩子,“我们不要做这个”“孩子晕血,不能做的”。有些会指责工作人员,“我感觉你们就是为了赚钱”“没事找事”“坏阿姨”。有些会骗孩子,“宝贝没事,这次不抽血,就碰一下”“抽血很舒服的,你试一下”。
孩子的表现:开始很乖巧、很客气、很讲礼貌,要开始抽血时,紧紧抱住妈妈或爸爸,拼命挣扎,眼泪汪汪。
总结:这类孩子看起来很懂事,但一遇到困难很容易退缩,依赖父母,缺乏自我挑战的勇气。习惯于表达出相对夸张的情绪和不适应的行为,去影响和控制自己的亲人。
严厉型
家长的表现:责骂、批评,“你怎么连这点苦都吃不了”“男子汉哪有你这样的”“别人也做了,她都没有哭”。给奖励,“做好了给你棒棒糖,三颗”。强行控制孩子,“医生我抓住他,你动作快一点抽”。
孩子的表现:恐惧,根本不想进入抽血大厅,一边挣扎一边哭。肉眼可见的紧张和焦虑,整个肌肉都是紧绷的,包括面部表情。
总结:孩子紧张和害怕的情绪不被允许表达,恐惧无形中被放大,导致孩子出现过度反应。孩子易退缩,不敢面对挑战,拒绝陌生事物。这类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很容易出现躯体反应。比如,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和发热等。
忽视型
家长的表现:家长在玩手机或者接电话,对发生的一切爱搭不理,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不过,父母通常不会都这样。
孩子的表现:孩子比较依赖家庭中较亲近的抚养人,会本能地回避、忽视和不太亲近的家长接触。孩子和其在一起时,会感到紧张、恐惧和无助。
总结:忽视型教养主要出现在两类家庭。一类是低社会经济地位的,既无养育能力和意识,又迫于生存压力没有时间和精力。另一类是另一个极端,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同样没有时间和精力,同时也不关注孩子是否努力。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