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90后回乡种田,尝甜头有奔头|“新农人 兴农计20”专栏

望城盛世农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何广投入千万元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种粮全过程机械化

  •   位于望城区靖港镇的盛世农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易亿 摄   位于望城区靖港镇的盛世农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易亿 摄
  •   利用育秧大棚的空闲期,何广种植起了辣椒,当下正在丰收季。   利用育秧大棚的空闲期,何广种植起了辣椒,当下正在丰收季。
  •   扫码看辣视频看90后新农人如何智慧种田   扫码看辣视频看90后新农人如何智慧种田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华

      16米高的烘干机嗡嗡作响,数千平方米大棚内辣椒采摘正忙,仓库里新一轮秧盘实验已经开启……农闲时节,走进望城区靖港镇盛世农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盛世农丰合作社),却是一片忙碌景象映入眼帘。

      “最近又新购置了4台烘干机,再也不发愁稻谷的烘干储藏了!”察看完烘干机的运行状态,盛世农丰合作社负责人何广三步并作两步从平台上跳了下来。这个身穿西装、脚蹬皮鞋看上去很时髦的“90后”,在短短3年内迅速成为当地科技含量最高的种粮大户。

      奇迹:荒地变成高产田

      “今年终于迎来大丰收!”站在复胜村一片刚刚收割过的稻田边,何广喜不自禁。这是一片沟渠完善、地块平整的高标准农田,农田两旁还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灭蚊灯等,一看就不一般。

      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灌木丛生的荒地。该片区域曾被流转给某农业公司种植香芋等蔬菜,后期公司因经营不善面临倒闭,千亩良田也被荒废多年。

      2021年靖港镇启动抛荒治理,鼓励大户承包,然而这块田地因为开垦成本太高、灌溉设施不完善加上流转金较高等多种原因,让许多种粮大户望而却步。

      “这块地原本是我父亲在种,看到荒了这么多年他一直很痛心,我们愿意试试!”当镇、村干部找到何广时,父子经过深思熟虑,接下了这“烫手山芋”。

      “难度很大,成本也高,光运输砍下来的杂木都花了不少钱,施肥的量也要比普通田块多。”在当地政府全力支持和帮助下,何广对这一荒地进行了开荒治理,2022年,千亩荒田复绿了,产量不高,亏损了40多万元;2023年,双季稻平均亩产达到了800斤,投入产出持平了。

      2024年,作为长沙市“四高”示范基地,在专家指导下,通过良田与良制并举、良种与良法配套、农机与农艺融合,这里一跃成为望城产量最高的良田。“比去年足足增加了50%的产量!”何广忘不了10月24日那天,经过科研院所专家现场测评,这里晚稻亩产达到了1300斤,比早稻亩产还高出了约100斤。

      一次次的进步让何广尝到了甜头,也看到了农业的奔头。

      故事:为二次创业抵押车和房

      “幸好如今种田越来越科技范,不然很难让年轻人回来务农。”何广坦言。小时候跟着父母搞“双抢”的劳累和辛苦,让他刻骨铭心。跟许多年轻人一样,他从小就对城里充满向往,高中一毕业就跑到了城里打拼,打工、做小买卖,后来从事工程机械生意。

      何广的父亲是当地老一辈种粮大户,在儿子外出闯荡世界的时候,他一直坚守种粮,最多的时候流转了两千多亩田地,忙得不可开交。“2012年我就考了农机操作证,一有空就赶回来帮忙开农机。”

      “现在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很大,加上父亲年事已高,3年前我放下了城里的生意,专门回家务农。”何广接手时,家里已经有了十余台农机设备和流转的千亩良田,此前父母通过辛苦劳作一年也能有一二十万元的收入。按道理,他按部就班照着老一辈的经验干就是了,可他偏不。

      “我走了很多地方学习,觉得村里的机械化、智能化程度还不够,要继续升级。”好的想法要付诸实施,要助力更要资金支持。他找到了当地4位“80后”“90后”种粮大户,大家一合计,成立了盛世农丰合作社,以何广为主运营,整合资源、抱团发展。

      为了买设备建大棚厂房,何广掏空了存款,把自家房子、车子都给抵押了,他开玩笑道:“老婆一听到我喊她去银行就头疼,因为贷款要夫妻签字。”

      就这样,盛世农丰合作社先后投入了1700多万元,建设了水稻育秧中心、烘干厂房,购入了旋耕机、插秧机、无人植保机等50多台农机,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过去插秧一个人一天最多两亩地,现在一台插秧机一天可以完成五六十亩,效率大大提高了!”何广说。

      梦想:创立自己的农业品牌

      尽管负债累累,何广却对未来充满信心:“现在还只是起步阶段,去年合作社营业额150万元,今年预计超200万元。”

      被问及回家从事农业跟在城里做小生意有什么不同,何广说:“责任更大了!”做农业周期更长,让何广操心的事也更多。“农忙时要请60多人做事,长期聘请的也有四五个人,一年光人工开支就要80多万元。现在是农闲,但为了留住人,我也要想办法拓展增收的途径。”

      完成育秧、移栽后,8月到来年的2月育秧大棚就空闲了。何广再一次借力科技,在市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申报了市级蔬菜生产“三新三高”试验示范项目,采用秧菜结合的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大棚利用率。

      走进育秧大棚,只见一垄垄辣椒植株郁郁葱葱,长势喜人。“10月辣椒上市以来,已经卖了3万多元,你看,还有好多辣椒花,还可以继续长辣椒。”何广语调轻快。

      作为新一代的职业农民,何广少了对“老天爷”的依赖,多了对科学技术的信赖。土壤重金属超标曾经是当地的老大难问题,在专家支招下,何广的破解之道不少:“可以采用低镉品种,还可以在水稻灌浆时采取‘淹水法’,结合叶面阻控剂,能有效减少大米对镉的吸收。”

      如今合作社已经跻身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名单,前景一片大好。何广向记者透露,他注册了农业品牌,下一步准备生产自己的品牌大米和蔬菜。“农业天地广阔,大有可为。现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希望能有更多有文化、有想法的年轻人加入进来!”

      人物名片

      何广,1993年出生,望城盛世农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投身农业短短3年时间,种植水稻1500亩,实现了从育秧到收割烘干全程机械化,每年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上万亩。

      兴农36计

      作为新农业青年,我们不仅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知识,还要善于利用政府的政策和资源,勇于尝试和创新,打造特色粮食品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何广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